禹步和手訣,神秘權力的肢體動作
禹步和手訣是道教在禱神儀式中常用的兩種動作。其中,禹步指的是在進行法事時所踏的特定步伐,而手訣則是指在行法過程中手掌所結成的特定姿勢。
禹 步
禹步,是道士在進行禱神儀式時常用的一種特殊步法。它源于傳說中大禹的跛行步態,因此得名禹步。此外,由于其步法遵循北斗七星的排列進行轉折,仿佛踏在天罡星宿之上,故亦稱步罡踏斗。道教對日月星辰懷有深厚的崇敬之情,尤其重視北斗七星,認為通過這種步態禱告,能夠遣使神靈,吸取七星的神力,驅逐邪靈,迎接真靈;道士在修煉氣功或進入山林時,也常利用禹步來凝聚氣場、驅除邪氣。
步罡踏斗,即高功法師在十尺見方的罡單上,鋪設畫有二十八星宿的圖案,象征天宮。隨后,法師腳踏云靴,伴隨著道教音樂,按照星宿的方位,以特定的步態踏出曲折的線路,象征著在九天之上飛行、巡視九州等。據信,此術可與神靈溝通。步罡踏斗的技巧繁多,可根據線路圖形進行區分。盡管各種罡法的步態各異,但它們都遵循著一套基本的步姿。步罡踏斗的起始步法是一條直線,但后來,道士們將禹步與北斗崇拜相融合,形成了斗折之形,這成為了步罡踏斗的核心步法,并賦予了三元九星的象征意義。
手 訣
手訣,亦稱手印,是指通過特定的手指和掌心姿勢,以召喚神靈、制服邪靈,是實現符咒法術效果的關鍵組成部分。手訣的施展通常涉及掐訣的動作,即用拇指在手掌和其它四指上進行掐壓,特定部位的這些動作也被稱為握訣、捻訣或捏訣。在掐訣過程中,拇指所按壓的特定部位被稱為訣文,每種訣文都蘊含著獨特的象征意義,與天干、地支、五行、七政、八卦、二十八宿等宇宙元素相對應,構成一個精簡的宇宙模型。
簡單的法訣僅需掐一個訣文,而復雜的法訣則需要同時或依次掐多個訣文,有時還需配合各指和指掌間的交結,甚至雙手并用。由于法訣種類繁多,就通用行法而言,經常涉及的有尊神、祖師和神將三大類;尊神類的法訣,例如玉清訣、上清訣、太清訣、玉皇訣等;祖師類法訣,如圣祖九郎訣、三奶夫人訣等;神將類法訣,如雷霆元帥訣、都監訣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