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走廊、不設圍墻的教學樓,涵蓋科技與工程、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等多個領域的學習社區,最大化支持學生個性化學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作為導師,讓學生的每一天都有驚喜……走進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未來學校”的氣息鋪面而來。
據了解,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是朝陽區借助北京市十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在東南部地區高起點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其首屆新初一將于今年9月開學。
“在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都沒有設置‘倉庫’。”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課程教學負責人于冬雪介紹說,各個學科的課程資源將全部匯聚在由學習工作室和公共學習區組成的學習社區里,讓學生觸手可及。
小學階段的學習社區包括若干家庭基地式的學習社區和若干領域學習社區,涉及科學技術與工程、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體育健康與生活技能等多個學習領域。每個學習社區里有多個大、中、小不同的學習工作室,有的學習工作室中間的隔墻還可以打開,快速變形為一個超大空間。各領域教師也常駐于此,方便展開協同教學及學生尋求幫助。每個學習社區里都有大大的客廳——公共學習區,師生協商劃分出討論區、演講區、智慧區、游戲區、探索區、閱讀區、獨處區……讓老師和孩子們隨時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等。
初中開學后,教學空間上延續小學的建設標準,設置語言、文學與藝術,數學與計算科學,科學、技術與工程,道德與人文、社會,體育健康與生活技能共五大領域學習社區,打破傳統教室邊界,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靈活的學習體驗。“各學段將形成良好銜接,讓學生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于冬雪表示。
“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的孩子擁有豐富的課程選擇,以人工智能課程為例,一年級開始,學生們就通過操作簡單的機器人和無人機,接觸初級的人工智能和編程知識,讓孩子們打開思路,鍛煉動手和創新實踐能力。”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信息中心負責人馬程程介紹說。
“我們將構建貫通小初學段的學習藍圖,覆蓋學科、素養、實踐全維度,打造四大課程領域,包括學科及跨學科課程、個人發展支持課程、素養發展里程碑課程和專題日課程。”于冬雪說。這些課程將打破學科壁壘、玩轉知識融合,并每月開展主題實踐,解鎖社會大課堂。在教學模式上,學校將在十一學校豐富優質的課程資源基礎上,加大個性化教學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支持每個學生的成長。
在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的學生口中,這里的老師都是“導師”。“一個稱謂的變化意味著:‘導師’不僅要考慮自身教授的學科知識,更要帶著學科知識背景關照孩子的成長,承擔孩子成長中的引路人角色。”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第一學習社區區長藺妍表示。
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的學習社區里,學生都會選擇一位喜歡的老師作為自己的導師。每位導師負責15名左右學生的學習提升、日常生活、伙伴交往等。低年級的時候,導師就像游戲里的“新手保護者”,中高年級的導師又像是熱心的學長或知心姐姐、青春守護使。
作為十一學校聯盟校,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與北京市十一學校、北京第一實驗學校等將共享最新教育成果,在課程設置與實施方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同時,又有應需而生的創新。
如今,朝陽區與十一學校合作建設的北京科學高中也在緊鑼密鼓籌建中。未來,將以北京科學高中為核心,建設涵蓋小初高學段的教育集團,將十一學校朝陽實驗學校納入集團化管理,實現課程、教師等優質資源的共享、聯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