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牛逼的公司,可能都開不好發布會。前有比亞迪,今有寧德時代。
剛剛結束的「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登場人群人均博士,女主持人也是博士,她曾就讀于牛津大學,是研發團隊成員之一。
大部分時間,都是其CTO高煥在那干巴巴地講,語氣波瀾不驚,連PPT都不舍得多放幾張。
但看似平平無奇的發布會,卻甩出一個又一個王炸。
包括行業能量密度最高的鈉離子電池,讓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的自生成負極技術,六邊形戰士驍遙雙核電池。
充電5分鐘續航520公里,充電功率超過比亞迪「兆瓦閃充」的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在這里只能算個前菜。
或許,當技術牛逼到一定程度,營銷術語湊活一下就行了,大家會自行了解的。
充電最快的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
無懼低溫的鈉離子電池
當下,新能源車電池面臨的主要問題,莫過于續航、充電速度和安全。
對此,寧德時代通過幾款新品,分別解決這幾個問題,最后通過一項「黑科技」,將它們整合了起來,打造出六邊形戰士驍遙雙核電池。
首先是充電速度。
3月17日,比亞迪發布「兆瓦閃充」,實現「1秒充2公里」的全球量產最高峰值充電速度,充電5分鐘補充407km續航。
但這個記錄,只保持了一個多月。
剛剛,寧德時代發布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內置超晶石墨,采用均衡電子流、碳包覆納米超導等技術。
其峰值充電速率接近12C,峰值充電功率超過1.3兆瓦,可實現「1秒充2.5公里」,充電5分鐘補充520km續航,最高續航達到800km。
去個洗手間的功夫,電池電量就充滿了,充電和加油一樣快。
而且,它完美適配市面上的兆瓦級充電樁......不知道去比亞迪4S店充電是什么感覺。
其次,是安全和低溫環境下的續航。
寧德時代帶來全新鈉離子動力電池——鈉新,該產品將于今年12月正式量產,可應用于混動和純電車型。
低溫環境下的續航和動力輸出,一直是鋰電池的痛點,「有電一條龍,虧電一只蟲」、「冬季續航打5折」都是老梗了。
而鈉離子電池無懼低溫。
實測零下33°C環境中,從30%充電至80%僅需30分鐘;低溫行車電池可用電量達到93%;電量僅剩10%,依然能維持120km/h高速行駛。
鈉離子電池安全性也更強,在經過多面擠壓、針刺貫穿、電鉆穿透、電池鋸斷等測試后,依然不起火、不爆炸。
以往,鈉離子電池最大的問題是能量密度,但這次寧德時代給出行業量產最高水平——175Wh/kg,比肩磷酸鐵鋰電池。
并支持峰值5C充電速率,純電車續航能達到500km以上,混動車純電續航也將超過200km。
此外,寧德時代還發布「自生成負極技術」,通過化學反應自動生成高性能負極材料,就像植物在土壤里自己長出根系一樣,讓電池在同樣體積下存儲更多電量。
得益于此,磷酸鹽體系自生成負極電池,能做到680-780Wh/L;三元體系自生成負極電池,更是達到1000Wh/L。
六邊形戰士驍遙雙核電池
安全、充電速度、續航全都要
以上幾款產品,長板都是行業TOP級別,但卻沒法同時解決續航、充電速度和安全這三大痛點。
為此,寧德時代搞了個黑科技——雙核架構。
相比傳統架構,雙核架構將一塊電池,分成兩個獨立的能量區,兩個能量區的電芯由不同材料組成,將各自長板結合起來。
主能量區可根據用戶的駕駛習慣與場景,適配不同化學體系的電芯,滿足日常用車需求。
增程能量區可采用高比能自生成負極技術,提供更大的電量,以滿足用戶的長途出行需求。
雙能量區有高壓雙核、低壓雙核、結構雙核、熱失控安全防護雙核和熱管理雙核來確保安全性,類似飛機的雙發動機理念,一側損壞不影響整個電池使用。
結合雙核架構+自生成負極技術,寧德時代發布驍遙雙核電池,目前主要有三款。
1、鈉-鐵雙核電池(鈉新電池+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容量75kWh,續航700km,無懼低溫。
鈉新電池低溫環境下表現好,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能量密度高,兩者組合就成了六邊形戰士,很適合北方新能源車主。
2、鐵-鐵雙核電池(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峰值12C充電速率,純電續航超1000km。
一個充電超級快,一個續航特別長,適合沒有低溫困擾的南方新能源車主。
3、三元鐵/雙三元雙核電池(三元電池+磷酸鐵鋰/三元自生成負極電池),輸出功率1000kW,12C充電速率,可以給3米軸距的車配180kWh電池,純電續航1500km。
輸出功率高,充電速度快,1500km續航干翻混動車,未來高端純電車必備的一款電池,應該是目前地表最強的量產乘用車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雙核架構不是終點,未來寧德時代還會推多核電池,解決新能源車電池各種痛點。
當然,熱鬧背后也藏著現實難題。
雙核電池的復雜結構,會不會讓電池包變重?
1.3兆瓦的峰值充電功率,相當于同時開300臺空調,電網的負荷壓力會相當大。
比亞迪那邊準備給兆瓦閃充做配套儲能柜,不知道寧德時代會不會跟進。
結語
整體來說,寧德時代這場理工男式發布會,用硬核技術狠狠砸開了新能源行業的天花板。
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將全球量產最高峰值充電速度提到新高度;鈉新電池做到零下33°C還能跑高速。
驍遙雙核電池,更是把不同材料的優勢捏在一起,北方車主怕冷?南方用戶要快充?高端車型想超長續航?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當電池技術真正從參數驅動轉向需求定制,電動車離徹底替代燃油車的那一天,或許真的不遠了。
但技術再牛,最終還得看量產能力和市場反饋,畢竟用戶要的不是PPT上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的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