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兩位芯片設備行業知情人士稱,根據上周與華盛頓官員和議員討論的計算結果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新關稅可能使美國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每年損失逾10億美元。消息人士稱,美國最大的三家芯片設備制造商——應用材料、Lam Research和KLA——可能在未來一年,每家都遭受約3.5億美元的損失。像Onto Innovation這樣規模較小的芯片設備商也可能面臨數千萬美元的額外支出。
不僅如此,現在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不賣給中國市場了,俄羅斯趕緊來補上這個空缺。中國駐俄羅斯的大使張漢輝最近說,中國的公司正在積極和俄羅斯的LNG供應商談合作。他還提到中俄正在討論“西伯利亞力量2號”這條天然氣管道的事兒。2023年,中國已經成了俄羅斯LNG在亞洲最大的買主,買了700萬噸,這樣俄羅斯就成為中國第三大的LNG供應國了。專家們認為,中美之間的能源貿易減少,不只是對兩國的企業有影響,還會改變全球LNG市場的布局。
大豆(資料圖)
而高關稅的反噬讓美國經濟已不堪重負。通脹失控:2025年3月,美國CPI同比上漲5.8%,核心PCE物價指數高達4.3%,普通家庭生活成本較2020年激增30%。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對華關稅每年讓美國消費者多支付近1000億美元。企業倒戈:蘋果、特斯拉、英偉達等120家美國巨頭聯名施壓白宮。以iPhone為例,若加征125%關稅,其成本將飆升90%,蘋果要么漲價失去市場,要么吞下利潤暴跌的苦果。產業鏈斷裂: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全球75%的芯片封裝測試產能在中國,若強行“脫鉤”,美國科技產業或倒退十年。
在此背景下,加州州長辦公室16日發表聲明說,在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的這項訴訟將請求法院宣布特朗普政府征收的關稅無效并禁止其實施。聲明強調,特朗普無權單方面對墨西哥、中國、加拿大等征收關稅,或對全部或部分商品加征10%的關稅。特朗普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來制定關稅政策是“非法的且史無前例”。加州是美國人口和經濟規模第一大州。據加州州長辦公室發布數據,2023年該州國內生產總值約為3.9萬億美元,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6750億美元。
大豆(資料圖)
更值得一提,中美之間的“關稅戰”可能首先對美國的農民造成沉重打擊,后者恰恰是特朗普的重要票倉。在農業等特定領域,中國市場對美國十分重要。例如大豆正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最大宗商品。除此之外,美國的油籽和谷物等農產品也大量出口中國。環球網援引巴西媒體的數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進口商日前從巴西采購了至少240萬噸大豆,這一數量幾乎是中國月平均輸入量的1/3。對此,美國大豆協會主席表示:“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我們將會有相當數量的農民破產。”
細究中國的訂單,5-7月的集中發貨期暗藏玄機。每年二季度正值巴西大豆出口旺季,而中國買家此番提前鎖定貨源,既規避了北美大豆傳統上市期前的價格波動,又巧妙銜接國內壓榨企業的生產周期。值得注意的是,這批采購量相當于中國單月進口量的三分之一,如此短時間完成談判簽約,顯示出中國企業在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議價能力顯著提升。海關總署近八年數據顯示,中國大豆進口格局已發生結構性調整。美國大豆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40%滑落至目前的18%,而巴西占比則從35%攀升至65%以上。
中巴合作(資料圖)
同時,面對中國市場的需求,巴西大幅度擴大了大豆種植面積,并且不斷改進種植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這些改進不僅促進了農業現代化,也帶動了相關農業產業鏈的發展,比如農業機械、化肥和農業科研等行業的進步。此外,大豆產業的興盛,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參與種植、收割、加工和運輸等環節,這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助于減少貧困、促進社會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