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聽風吟】安徽高速的那場大火,打了車企及產業鏈選手一個措手不及,本屆上海車展,也大概率看不到鋪天蓋地的有關“高階智駕”、“智駕平權等內容了。
繼主管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要求給智駕宣傳上“緊箍咒”之后。
4月21日,上海車展前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又發布了《關于規范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的倡議書》,倡議行業: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規范營銷宣傳行為;切實履行告知義務。
從主管部門到行業協會,均開始給智駕宣傳降溫。可以想象的是,相比春節后短短一個月內,各大車企高舉智駕平權大旗,本屆上海車展可能不會有過多關于智駕的宣傳,甚至還可能“狠安全”。
不過,所謂的“下半場”已經被推了出來,不吹智駕,上海車展還有什么看點?
智駕宣傳降溫 上海車展前口風收緊
“地平線發布‘HSD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就在前一天晚上,我們的(系統)名字還叫……”4月18日,地平線智駕產品發布會上,創始人兼CE余凱在發布會上是這么說的;
“各家車企要守住宣傳的底線,守住用戶的生命線。我們在傳播時,一定要講清楚智駕能力的邊界,給用戶一個正確判斷的權利。也請用戶們一定要理性思考、親自試駕”。4月16日,嵐圖汽車CEO盧放給了行業呼吁;
……近期幾乎所有的車企,都不再高喊“智駕第一梯隊”,輔助駕駛、組合駕駛輔助功能等許久未見的新詞,成為車企們對外的統一口徑!
這可能來自于車企們對事故的反思,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硬性規定:
1、宣傳中禁用“自動駕駛”、“自主駕駛”、“智駕”、“智能駕駛”、“高階智駕”等名詞,以“智駕等級+輔助駕駛”進行描述(例如L2級輔助駕駛);
2、禁止使用“代客泊車”、“一鍵召喚”、“遠程遙控”等名詞(突出駕駛員必須有所控制,由人最終保證運行過程中的安全);
3、不允許在L2級宣傳中用“接管”進行功能的傳播(強調L2不允許駕駛員脫離控制,L3才可以使用),也不允許使用“脫手”、“脫眼”的描述……
需要提到的是,口風雖然收緊,但技術并未收緊。車企們對于L3的追求依然狂熱:鴻蒙智行旗下包括尊界S800、問界M8等均基于L3級能力打造;廣汽集團董事長此前曾表示今年內啟動L3車型量產上市;上海車展亮相的極氪9X,此前的說法是將首發搭載千里浩瀚H9智駕方案,并采用領先的L3級智能駕駛技術架構,為全面迎接L3時代做好準備……
換言之,宣傳降溫,并不代表技術停滯,車企們依舊在努力向更高階邁進。當然,此次上海車展,會不會出現更多有關智能駕駛尤其是不用“輔助駕駛”的宣傳,則不得而知。
吹不了智駕,還有什么看點?
盡管智駕宣傳被上了緊箍咒,但汽車智能化的腳步仍無法阻擋。而近年來崛起的AI技術,正是汽車智能化的一大關鍵點。本屆上海車展,AI也將成為車企們狂秀肌肉的一大重點。
已知信息來看,除賦能智駕外,AI也正在成為車企們突破智能座艙的主要手段,寶馬基于阿里通義AI大模型,聯合開發的AI引擎支持的智能座艙及智能出行交互場景將首次亮相;
上汽宣布將與AI領域頭部企業合作,打造“能懂你所想”的AI汽車,不僅可規劃出行路線、解答疑問,還能根據用戶喜好定制座艙環境、剪輯旅行視頻;
小鵬汽車預告“上海車展將發布上市小鵬P7+超長續航Max旗艦版,其新增搭載5C超充AI電池版本,充電10分鐘,通勤一個月”!是的,沒看錯,“AI電池”
……除了AI技術,合資車企的變化也值得關注,上汽通用在上海車展前夕,為別克推出了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大眾被回旋鏢狠狠刺中,大眾汽車品牌首款增程式概念車——ID.ERA將亮相;本田預告,Honda中國現地化事業將再度提速,并在本屆上海車展重磅發布以電動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的全新事業舉措……
份額不斷下滑的它們,正在想各種辦法以挽回頹勢。現在看起來,好像“智駕”也沒那么重要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