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提起清朝滿腹文采的文人,我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清詞三大家之一的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出身可謂顯赫無比:
其曾祖姑母,是太宗皇帝的生母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孟古哲哲;
其曾祖父金臺吉,是葉赫部最后一位國主
其父納蘭明珠,是康熙朝權臣,入閣拜相、位極人臣
其母愛新覺羅氏,是太祖皇帝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兒,明珠十分專情,三個兒子都是愛妻愛新覺羅氏所生。
出生在這樣顯赫的家族,納蘭性德從小便接受了很好的教育,飽讀詩書,文武雙全。是康熙十五年的進士,在康熙身邊擔任侍衛,深得康熙的賞識。
正因為如此,康熙不管是東巡、拜謁祖陵、駐蹕盛京、前往古北口外避暑,還是南巡江陵揚州,納蘭性德都跟隨左右。
而納蘭性德之所以得以名垂青史,并非因為他的出身有多顯赫,也并非因為他如何得康熙寵愛,而是因為他的詩詞。
納蘭性德詩詞大多為悼亡詞,關于友情的詞,還有邊塞詞。悼亡詞,是因為他的愛妻盧氏生下兒子后僅一個月便病逝了,讓納蘭性德緬懷一生、十分悲痛;
那首《蝶戀花》,凄惋纏綿,讓人實在不忍細細品味。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關于邊塞的詞,是因為納蘭性德經常陪伴康熙一起外出巡視,親眼所見邊塞的風光,有感而作;
那首《如夢令》,便是納蘭性德在跟隨康熙皇帝一起到山海關,然后再到遼東一帶巡視時所作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也正因為納蘭性德在清朝詞壇上的貢獻,而被王國維稱贊其為:
“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可想而知,納蘭性德在清朝詞壇上的地位有多高。
然而,可惜的是納蘭性德年僅31歲便去世了。
而在納蘭性德去世的時候,另一位在康熙朝時期,早熟的天才已經慢慢長大,被稱為清朝文壇上的“奇人”。他不僅在清朝詩壇上具有極高的地位,而且在畫壇上、戲壇上更是非常值得一提。
他跟納蘭性德一樣,從小便含著金湯匙出生,他的出身甚至連納蘭性德都要汗顏:
年僅15歲便被封為郡王
然而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從父親去世后他的爵位便一降再降,最終由“天潢貴胄”而成了只能領幾兩銀子的閑散宗室。
他就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的曾孫——愛新覺羅.岳端。
這篇文章,我們便一起來看看岳端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樣的?
出身讓納蘭性德也要汗顏
岳端的祖父阿巴泰,是太祖皇帝努爾哈赤與側妃伊爾根覺羅氏.賴所生的兒子,序齒為第七子。
阿巴泰在后金時期的地位還是比較特殊的,他作為太祖皇帝平妻所生的兒子,有嫡子的出身,但是卻不能跟太祖皇帝四位大妃所生的嫡子們(皇太極、代善、褚英、多爾袞等人)一樣有繼承汗位的資格;換句話說,只要有太祖皇帝所生的八位嫡子在,阿巴泰便不可能繼任大汗之位。
然而,阿巴泰的地位又比太祖皇帝的庶妃們所生的兒子要高的多。
太祖皇帝的庶子們,不僅建功立業的機會少之又少,而且在爵位上能被晉封為鎮國公、輔國公便已經很不錯了。
而阿巴泰從小便不缺乏建功立業的機會,立下赫赫戰功,是名副其實的開國功臣。
皇太極繼任汗位后,阿巴泰便被封為貝勒;
順治帝登基后,阿巴泰被晉封為多羅繞余郡王;
順治八年病逝,其第四子岳樂承襲爵位,爵號改為安郡王。
康熙皇帝登基后,阿巴泰被追封為和碩繞余敏親王。
而承襲爵位的安郡王——岳樂,便是岳端的父親。
岳樂并非阿巴泰嫡長子,為何由岳樂來承襲爵位呢?
因為阿巴泰第三子博洛,早在順治六年時便已經被晉封為和碩端重親王;在多爾袞去世后,博洛成為“理政三王”之一。
也就是說,阿巴泰尚且在世的時候,家族便有一個郡王爵位、一個親王爵位;其顯赫程度,是其他宗室子弟不能與之相比的。
雖然順治九年,博洛病逝,但是他的兒子齊克信承襲的是親王爵位,而非降襲郡王爵位。
岳樂也是直接承襲郡王爵位,而沒有降襲貝勒爵位。
如此看上去,阿巴泰家族似乎要出兩個鐵帽子王爵位。
然而順治帝十六年,已經去世七年的博洛被追罪削爵,他的兒子齊克新也被降為了貝勒爵位。
如此一來,阿巴泰家族的一個“鐵帽子王”爵位,便沒了戲。
不過,岳樂在順治十四年時已經被晉封為了和碩安親王。
也就是說阿巴泰家族,在順治十四年到順治十六年這兩年間,有兩個親王爵位并存。
如此顯赫,在滿清初期的親王家族中,恐怕只有代善家族(大清第一王族)能與之相比吧。
雖然從順治十六年開始,阿巴泰家族便只剩下一個親王爵位,但是岳樂是順治帝身邊最器重、信任的親王,位極人臣,而且手握實權、戰功赫赫。
以至于,順治帝在病重時,曾想要將皇位傳給岳樂。
不過“兄終弟及”,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最終皇三子玄燁繼位,史稱康熙皇帝。
而岳樂便是在康熙皇帝登基之前,得以娶了赫舍里.索尼的女兒為繼妻。
索尼是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朝的老臣,不僅是順治帝的股肱之臣,還是康熙帝的輔政大臣之首,康熙結發妻子孝誠仁皇后的祖父,其在大清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岳樂能夠娶索尼的女兒赫舍里氏為妻,便是同顯赫的赫舍里氏家族成為了姻親。
這對于岳樂家族來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岳樂的一生雖然一共生有二十個兒子二十三個女兒,但是大部分夭折,真正長大成人的幾個兒子大多都是赫舍里氏所生,也就是孝誠仁皇后的姑姑所生。
康熙九年,岳端出生。
在家族最鼎盛的時期出生,長大成人
岳端出生的這一年,他的外祖父索尼已經病逝三年的時間。
但是岳端的舅舅索額圖,卻已經崛起,入閣拜相,成為“索相”。
而且岳端的表姐孝誠仁皇后,也已經生下了康熙皇帝的嫡長子承祜。
康熙不僅寵愛孝誠仁皇后,而且十分器重承祜,大有將其立為皇太子的意思。
然而承祜,卻年僅4歲夭折;
孝誠仁皇后,也在康熙十三年因難產而去世。
不過孝誠仁皇后,在去世之前,為康熙生下了嫡次子胤礽,也就是康熙的皇太子。
胤礽不僅由康熙親自撫養、教育,而且在剛滿周歲的時候便被冊封為皇太子。
為了讓胤礽在將來能夠穩坐太子之位、甚至順利繼承皇位,康熙對其叔姥爺索額圖十分器重,讓其在“相位”上二十余年的時間。
而有這樣一個姻親關系在,岳樂家族在康熙朝的地位也是越來越穩固,可謂是根深蒂固。
而且岳樂在三藩之亂中,立下了大功,為康熙的大功臣。
康熙雖然沒有讓岳樂位列議政大臣,但是將恩寵給了岳樂的三個兒子:
岳樂第十五子瑪爾渾,雖尚且不足20歲,但是被正式冊封為安親王世子,將來承襲安王府王爵
岳樂第十七子經希,雖尚且只有十幾歲,但被冊封為了多羅僖郡王
因這一年岳端尚且年幼,并未冊封爵位。
不過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正式冊封岳端為多羅勤郡王,要知道這一年岳端尚且只有15歲而已。
并沒有任何的功績,靠著父親的余蔭得封郡王。
如此一來,岳樂家族便有一個親王、兩個郡王爵位了,這在整個大清都十分罕見。
可想而知,此時的岳樂家族已經達到了顯赫無比的程度。
而岳端也因為在如何顯赫的安王府長大,而作了很多關于貴族生活的詩,比如《望夜同十五兄亦軒暨周之樞看月》:
蟾光流艷滿階墀,寂寂清宵漏下遲。銀燭煎熬金鴨冷,畫闌迢 玉繩移。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自岳端的祖父阿巴泰開始,家族便十分在意在自己的南征北戰的過程中搜羅人才,讓這些人才在王府教授子孫后代讀書。
岳端,在這樣的家族中長大,再加上其從小便十分聰慧,能夠成為滿腹才華之人,也并非稀奇事
而岳端的啟蒙老師,便是湖南文人陶之典。
歷經順治、康熙兩朝,安邸的文風最盛。
在陶之典等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岳端便喜歡上了漢族古典詩歌的創作形式。
在岳端15歲的時候,便能夠寫得一首格律嚴整的詩歌了。
雖然岳端在這一年被封為勤郡王,但是他對朝政之事是一竅不通,而且自己對朝政也不感興趣;所以都是父親與兄長幫自己打理。而岳端自己,則是整日沉浸在吟詩作畫上,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家族開始沒落
在岳端18歲的時候,康熙皇帝下旨安親王岳樂與簡親王雅布各自率領500兵丁前往蘇尼特部駐防,這一年岳樂已經64歲高齡;而岳端也是第一次跟隨父親一起遠赴大漠,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傷感的體驗,所以便寫了很多首關于邊塞的詩,形成了《邊塞詩集》,其中一首詩為:
秋風落日平沙晚,身倦馬疲前路遠。四野蒼茫不見人,碧天如覆琉璃碗。
而蘇尼特部在塞外高原,從10月份開始天氣便慢慢變冷,岳樂不得不撤回京師。
回到京師后沒多久,康熙十八年岳樂便在軍中病逝了,康熙皇帝追謚其為安和親王。
因為安親王爵位并非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爵位,所以岳端的兄長瑪爾渾需要降襲安郡王爵位,而非親王爵位。
如此一來,安王府便有了三個郡王爵位。
在大清,十分看重嫡庶尊卑,家族掌門人的地位以及爵位高于兄弟們是很正常的事情。
像和碩怡賢親王胤祥的兒子們,承襲和碩怡親王爵位的是胤祥第七子弘曉,弘曉便是怡親王府新的掌門人;而弘曉的兄弟們,即便是再得寵爵位也不會趕上弘曉,所以弘曉的長兄(胤祥庶長子、側福晉所生)弘昌被封多羅貝勒,弘曉的四哥弘皎(胤祥嫡四子)被封多羅寧郡王,爵位都比弘曉要低。
而此時的安王府,居然有三個郡王爵位,看上去似乎確實有些不合規矩。
所以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皇帝下旨,除了安郡王瑪爾渾外,岳樂其他兒子的爵位都要降一級。
就這樣岳端從郡王爵位,降為了貝勒。
無過錯而被降低爵位,即便是放在整個大清都是獨一份;
若是能在貝勒的爵位善始善終的話,岳樂也能安享榮華一生。
然而岳端貝勒的爵位也沒有保住,后被康熙降為了固山貝子。
雖從郡王降為了貝子,但還是有爵位的,有爵位便會有用武之地,在朝中有官爵。
然而岳端28歲時,也就是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下旨直接將岳端直接革爵,而非降爵。就這樣岳端,便成了沒有任何官爵、只能領幾兩銀子的閑散宗室。而康熙將岳端革爵的理由是:岳端不好好上班,整日就是跟朝廷無關的漢族文人在一起飲酒作樂。
固山貝子袁瑞玉池生,各處俱不行走,但與在外漢人交往飲酒、妄恣亂行,著黜革。
而岳端似乎也是被卷進了什么案子中,沒有任何官爵的岳端并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創作上。
然而沒有多少俸祿銀子的岳端,從一個錦衣玉食的貴公子,突然被革爵,生活自然也會變得十分拮據;在他的詩《行路難》中便有這樣一句,這句詩便使岳端也開始想到“米珠薪桂”和居長安的難處了。
天梯石棧行蜀道,為珠薪桂居長安。
在岳端家族鼎盛的時候,岳端經常會幫助那些生活拮據的南方籍文人們;
然而此時的岳端,已經沒有這樣的能力了。
然而康熙三十九年,岳樂雖然已經去世11年,仍舊被追罪,康熙下旨將岳樂降為了郡王。
如此一來,作為家族掌門人的瑪爾渾,爵位自然需要降一級,被降為貝勒。
而瑪爾渾的兄弟們,爵位自然也需要都降一級,只是岳端已經沒有任何官爵可以降了。
康熙四十二年,皇太子胤礽的叔姥爺索額圖被幽禁宗人府,沒多久便去世了。
索額圖幽禁而死的同時,他的同黨以及兒子們,要么被處死,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拘禁。
而索額圖作為岳端的親舅舅,又怎么會不牽連到安王府呢?
安王府的勢力,已經一落千丈。
結語
而岳端,便是在家族沒落時,也就是康熙四十三年病逝了,結束了自己短暫但是頗有才華的一生
其實岳端早逝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此時的安王府雖然開始沒落,但最起碼在朝中仍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岳端的侄女郭絡羅氏,嫁給了皇八子胤禩為嫡福晉。
在胤禩奪嫡失敗、雍正帝登基后,才是安王府徹底沒落的開始。
岳端,沒有活到雍正朝,沒有受到胤禩的牽連,又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