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支持率驟降至25%,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逆勢攀升至59%,兩大家族權斗白熱化。
菲律賓選舉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頭三個月已累計46起涉選暴力事件。雖然官方宣稱"遇難候選人未達20人"遠低于往屆,但血腥味始終縈繞著這個群島國家。阿爾布埃拉市長候選人埃斯皮諾薩遭槍擊案中,7名警察被列為嫌疑人卻遲遲未能定罪,這種"查而不處"的怪象折射出菲國政治生態的痼疾——過去五年間,針對地方官員的暴力案件近八成至今未能鎖定真兇。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政權正遭遇執政以來的最大危機。民調機構"亞洲脈動"的跟蹤數據顯示,總統支持率在兩個月內蒸發17個百分點,從年初的42%驟降至四分之一。更致命的是反對聲浪突破半數,53%的受訪者明確表達不信任。這種斷崖式滑坡發生在其推動修憲擴權、強化總統制之際,凸顯民眾對集權化改革的深度焦慮。
政治光譜另一端,杜特爾特家族展現出驚人韌性。頂著彈劾調查壓力的副總統莎拉逆勢沖高,支持率從52%飆至59%,成為政府高層唯一保持上升曲線的政治人物。這種此消彼長的態勢揭示著菲律賓特有的政治定律——基層選民更信任具有地方治理實績的家族勢力,而非首都的政治精英。
馬科斯試圖通過軍事冒險挽回頹勢。4月20日深夜,菲海軍"德爾畢拉爾"號護衛艦侵入黃巖島領海,這是今年首次動用現役軍艦進行挑釁。南部戰區海軍迅即出動對等兵力實施驅離,現場視頻顯示兩國軍艦最近距離不足800米。選擇在中期選舉前二十天升級對抗,暴露出馬科斯團隊轉移國內矛盾的急切心態——民調顯示65%的菲民眾認為政府過度關注南海爭端,忽視國內治安和經濟問題。
美菲"肩并肩"聯合軍演為這場政治豪賭增添變數。參演兵力包括美海軍陸戰隊第三師和菲海軍陸戰隊旅,奪島演練區域距臺灣僅200海里。雖然20國觀察團的到場營造出國際支持假象,但東盟國家集體缺席的事實暴露出地區國家的真實態度。軍事分析師指出,馬科斯政府軍費開支較上年激增38%,卻未能遏制國內分離主義武裝的活躍態勢。
馬科斯資料圖
政治暴力與權力更迭的循環正吞噬菲律賓的發展機遇。2018-2022年間地方政府遇襲案件中,79%的受害者家屬至今未等來司法交代。這種系統性失能導致基層治理陷入惡性循環——地方豪強通過暴力手段清除異己,中央政府因控制力薄弱被迫妥協?,F任內政部長雷穆拉承認,全國1/3市鎮的警力實際受控于當地政治家族。
經濟數據為這場政治地震提供注腳。菲律賓統計局季度報告顯示,農業產值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主糧價格漲幅突破12%。更嚴峻的是,外資凈流出量在選舉季激增,3月單月資本外逃達7.2億美元。商界人士透露,多數投資者暫停新項目審批,靜待中期選舉結果明朗化。
杜特爾特家族正從多個維度發起攻勢。達沃市新落成的國際碼頭吞吐量突破設計負荷,這個家族傳統票倉的基礎設施建設仍在加速。更值得注意的是,前總統杜特爾特近期密集會晤棉蘭老島軍政要員,其女莎拉的競選團隊已吸納多名退役將官。這種"軍政商"三位一體的動員模式,正在動搖馬科斯陣營的選舉基本盤。
馬尼拉街頭巷尾的競選海報呈現鮮明對比:總統派系候選人主打"國家安全"牌,杜特爾特陣營則聚焦"米價油價"。這種差異化的競選策略折射出兩派對民意焦點的不同判斷。出租車司機何塞的抱怨頗具代表性:"汽油每升又漲了3比索,可政客們還在電視上爭論哪個島礁該插什么旗。"
杜特爾特資料圖
菲律賓大學政治系追蹤發現,過去五屆中期選舉中,執政黨平均丟失23%的眾議院席位。但馬科斯面臨的局勢更為兇險——其家族勢力范圍局限于呂宋島北部三省,而杜特爾特聯盟控制著棉蘭老島十二個省份。這種地域政治版圖意味著,任何全國性政策的推行都需經過殘酷的權斗博弈。
選戰倒計時二十天,馬尼拉灣的潮濕空氣里彌漫著不安??偨y府馬拉卡南宮的幕僚們正在策劃新一輪海上行動,而達沃市的競選集會上,莎拉·杜特爾特承諾將最低日薪提高至800比索。這兩個畫面拼湊出的,是菲律賓政治轉型期的混亂圖景——當槍聲在投票站外響起時,沒人知道這個國家會駛向何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