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廊坊小學開門時間的爭議,還有深圳龍崗關于放學時間的建議,把家校之間在時間安排上的矛盾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教育部為了保證學生能有足夠睡眠,也保障教師的權益,規定中小學上課時間不能早于 8:10。這個制度出發點是好的,沒問題。但家長們每天要通勤上班,工作制度又固定,接送孩子的時間很難跟學校的時間對上。學校這邊得遵守制度,家長那邊又想圖個方便,兩邊的要求都有道理,可現有的政策沒有能緩沖調和的辦法,矛盾一下子就爆發了。
家長心里默認校門口的安全問題該學校負責,可實際上相關法規早就把校內和校外的責任劃分清楚了。這種錯誤的認知,讓家長覺得自己有理由要求學校早點開門,想把責任推給學校。有些家長把學校當成是存放孩子的地方,想讓孩子在學校多待一會兒,好不用自己照顧,這完全歪曲了教育原本的意義。
有網友說:憑什么一味的要求學校,學校老師也是工作人員,人家也有孩子要陪,也有孩子要送。這個不能要求學校老師一味的加班。其實為什么不能要求全國統一的工作時間,如果所有的工作崗位都是8:30上班,那八點送孩子上學不還是輕松,5點下班,接孩子不也是可以。
學校老師并非 “超人”,當社會各行業工作時間與教育時間嚴重脫節,卻將壓力單方面轉嫁到學校,這本身就是責任分配的失衡。
事實上要求教師提前到崗確實存在不合理性。當前許多教師除了日常教學,還要承擔課后延時服務、備課批改作業等工作,日均工作時長超 12 小時早已是常態。
若再為迎合家長接送需求提前到校,不僅擠壓教師個人生活,也會影響教學質量。以河北廊坊事件為例,一旦學校打破時間規定提前開門,很可能陷入 “學生更早到校 — 教師被迫更早到崗” 的惡性循環,最終違背保障師生休息時間的初衷。
若各行業都能實現 8:30 上班、17:00 下班,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難題將迎刃而解,但現實中,不同行業的特性決定了統一時間難以推行:醫院需要 24 小時輪班、交通物流需錯峰作業、互聯網行業加班已成常態…… 完全統一時間顯然不切實際。但我們可不可以探索更靈活的解決方案,比如推廣 “教育通勤假”,允許家長在孩子上下學時段彈性工作;或建立區域性錯峰上下班機制,減少交通擁堵的同時,為家長接送爭取時間。
也有網友提議學校可以多招聘一些老師,提前送去上學,推遲接回來,雙職工家庭是繞不開的,如果學校不能處理,家長只能送去學校外的機構,家長立場這些學校機構的錢遠不如花在學校,雙方都能解決問題。
這的確能解決家長后顧之憂,尤其是雙職工家庭,學校若能提供早送晚接的服務,能極大地方便家長,讓他們更安心地工作。
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外的機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和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家長不放心,而學校提供相應服務,能在熟悉的教育環境中保障學生的安全。
學校通過招聘更多老師來滿足學生早到和晚歸的需求,能更充分地利用學校現有的場地、設施等教育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
但對于學校而言,招聘更多老師意味著學校要增加大量的人力成本。這需要政府或學校有足夠的財政支持來支付新增教師的工資、福利等費用。如果財政投入不足,可能會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轉,甚至可能導致學校為了節省成本而降低服務質量。
雖然新招聘了老師,但現有教師可能仍需要參與一定的管理和教學工作,這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教師的工作時間和壓力。長期下來,容易導致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師的身心健康。
學生數量增加,教師需要照顧的學生更多,可能難以對每個學生提供足夠的個性化關注和教育指導。這可能會影響教育質量,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學生在校時間延長,學校需要制定更細致的管理方案,包括學生的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這增加了學校的管理難度和風險,需要學校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來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這樣的提議利好于家長群體,但對于學校和老師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上課時間政策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雖然難以讓所有人滿意,但總體上是符合大多數學生和社會利益的,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保障學生健康成長:規定合適的上課時間,能夠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于他們的身體發育和大腦健康。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充足的睡眠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免疫力等方面都至關重要。
遵循教育規律:這一政策考慮到了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規律。避免過早開始上課,讓學生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促進全面發展。
兼顧教師工作生活:合理的上課時間也為教師提供了相對規律的工作時間,有利于教師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保障了教師有一定的時間來處理個人生活和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這場關于時間的“拉扯戰”,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社會發展階段的一個體現。我們希望政策制定的人能想出好辦法,推動大家教育觀念的進步,建立一個多方一起管理的靈活體系。等學校能真正做好育人的工作,家長能意識到自己的主要責任,社會也能提供專業的支持,那在校門口等待孩子這件事,就不會再是矛盾的爆發點,反而能成為培養大家公民意識的好機會。
你對此是怎么看的?你住的地方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經歷和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