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生態環境部聯合農業農村部等9部門印發了《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為全面加強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政策指引。4月18日,全省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議在楊凌召開,留壩縣作為全省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縣區在大會交流。
近年來,留壩縣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四微”模式發力,踐行“五共機制”,聚力實施“五項行動”,著力融合“五美家園”,全面加快建設彰顯漢風古韻的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
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建設宜居和美鄉村
一是抓規劃促風貌精提升。高質量完成了72個村的村莊規劃,為提升村容村貌提供樣板;創新編制了《留壩縣村容村貌提升導則》,提出了多樣化的處理方法和典型案例,先后打造村容村貌樣板村27個。
二是抓試點促發展精提升。按照“連點成線、連線成片、整片推進”的思路,在3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先行先試,示范帶動全縣76個村(社區)全面提升,全縣 40%以上的村建設成為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和市級重點村,實現“一片美”向“整體美”轉變。
三是抓“四個全覆蓋”促全域精提升。以“掃干凈、擺整齊、無污水、美起來”為目標,實施“四個全覆蓋”工程,實現全域“凈、美、綠”。全縣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收運處理的自然村比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入戶路硬化率均達100%。
垃圾
實施產業增收致富行動,建設富裕美好鄉村
一是聚力開拓鄉村旅游新局。深入實施“四個一百”工程(即培訓100名管家、提升100家農家樂、新發展100家民宿、帶動100人創業),全縣80%的村股份社享受民宿運營流水分成,2024年全縣接待游客、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1.25%和30.79%。“四個一百”工程入選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美麗中國學習中心”典型案例。
二是聚能構建鄉村業態體系。全面推動“五個農業”(有機農業、品牌農業、設施農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全覆蓋工程,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77個、家庭農場124個,建成高標準林下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24個,新發展林下中藥材5萬畝;打造“味道秦嶺”區域公共產品營銷品牌,開發香菇脆、西洋參酒等系列產品15款,農產品銷售額增長23.25%。
三是聚資盤活強村富民經濟。持續構建“兩山”轉化留壩模式,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累計完成農村產權交易79宗,實現交易額1134.678萬元。同步確立五大運營板塊(項目市場運營、電子商務銷售、農文旅產業開發、人才技能培訓和金融產品服務),架構形成“縣兩山集團+鎮級兩山公司+村級強村公司+村級股份社”的市場化強村富民經濟體系,成立強村富民公司57個(單村成立49個、聯村成立8個),注冊總資本達8568萬元。
實施強基固本治理行動,建設和諧美善鄉村
一是基層黨建煥發活力。全面開展“五星創建、雙強爭優”活動,連續4年舉辦村黨組織書記“曬初心、比業績、促振興”擂臺賽,每年評選出10名“鄉村振興擔當作為好支書”,排查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3個,為全縣和美鄉村建設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
二是小微權力“陽光”運行。編印《留壩縣農村“小微權力”監管事項指引手冊》和《村監委會日常監督紀實手冊》,推動“重大事項院壩議、政策疑惑微信答”,促成261項鎮村居聯審聯辦事項實現了“當地辦、跨村辦、跨鎮辦”。
三是鄉風文明多姿多彩。全域推進“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創建行動,組織開展各類主題宣講1000余場次、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000余場次,服務群眾2.8萬人次。
下一步,留壩縣將緊緊圍繞《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加快建設彰顯漢風古韻的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任務目標,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各部門共同參與,深入推進“五大行動”,抓實“五個農業”,持續加大投入強保障,分類推進建機制,因地制宜創特色,統籌抓好“千萬工程”示范創建,全面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農村幸福宜居品質,打造和美鄉村升級版,構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鄉村新格局。
來源:漢中市生態環境局留壩分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