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北頻道
班級讀書漂流活動現場。張麗攝
在唐山市路北區,一本本書籍正悄然改變著教育的模樣。從校長的辦公桌到學生的課桌,從教師的教研會到社區的圖書館,一場以“校長領讀—教師精讀—學生研讀”為核心的“三級聯動”閱讀實踐,正為區域教育鋪就一條高效閱讀書香新路。
校長領讀:點燃“書香校園”第一把火
駿安實驗小學負責人繩靜沒想到,自己在校長辦公室開辦的“書趣小棧”竟成了全區教育界的“熱搜”。年初,她帶著《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和全區55所小學書記、校長一起參加了路北區年度“校長聊書會”,用書中理論剖析學校管理難題,引發了現場熱烈討論。
全區校長人手一份“必讀+自選”分階書單,定位“閱讀首席”角色,通過“學期共讀+學年聊書會”,聚焦教育熱點與現實困境,以“問題聚焦+情景模擬+方案研討”形式,推動讀書成果轉化為治校實踐,這正是路北區落實《校長閱讀素養提升行動計劃》的生動寫照。一年來,校園里“微型閱覽區”越來越多,教師教案中頻繁出現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理論實踐。駿安實驗小學這所普通鄉村小學的讀書活動頻頻站上媒體舞臺,成為區域“一人閱讀帶動一校書香”的典范。
教師精讀:從“單打獨斗”到“智慧共生”
如果說校長是領航者,教師便是推動閱讀落地的中堅力量。為了破解教師群體閱讀動力不足、專業成長路徑模糊的困境,路北區以“專業、學科、分層”三階并行,直擊讀書與育人“兩張皮”難題,推動教師深度閱讀,成效顯著。
路北區各校開發“閱讀+課題”雙驅動“學科聯讀”,構建學科知識的“連接點”,實驗小學的“雙組長制”讀書小組便是一例。語文組長張婷與科學組長李航共同帶領教師研讀《跨學科的項目化學習》,合作的“古詩詞中的小科學”項目課用杠桿原理分析“四兩撥千斤”,用光學解讀“床前明月光”,成為“以讀促教、以教啟思”的典型案例,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學生研讀:當書本“走出”課堂
在鷺港小學五年級學生林小宇的書包里,除了課本,總有一本自制的《三國演義》手繪地圖。這個曾經沉迷手機的男孩,如今是“白鷺閱讀劇場”的“五星演員”。去年,他和同學們把“草船借箭”改編成話劇,在社區巡演中收獲了第一批“小粉絲”。
這樣的場景在路北區并不罕見。各校通過晨誦午讀、整本書閱讀課程、圖書館全天候開放等措施,將閱讀融入日常。河北路小學的“慧志閱讀存折”更是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每讀一本書可積累“書香幣”,兌換文具或參與校外實踐。
多年耕耘,路北區的閱讀生態已悄然改變。全區累計開發閱讀特色課程32門,教師發表教學論文百余篇,學生在省級以上讀書競賽中獲獎50余人次,鷺港小學“白鷺閱讀劇場”獲評河北省“典耀中華”主題讀書創新實踐優秀案例。(張麗)
駿安實驗小學學生讀書分享活動。張麗攝
鷺港小學“白鷺閱讀劇場”。張麗攝
親子共讀會。張麗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