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潔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當今時代,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已經成為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志。全球南方國家有著多元多樣的文明,珍視自身文化傳統,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受到西方強勢文化壓制,沒能實現平等對話。作為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之一,全球文明倡議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探索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的現實路徑。
在推動全球文明對話多邊機制建設方面,中國一直發揮積極引領作用。比如,第78屆聯合國大會去年協商一致通過中國提出的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將6月10日設立為文明對話國際日。國際輿論廣泛認為,文明對話國際日的設立正當其時,將在不同文明之間消除偏見誤解、增進理解信任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類似倡議和實踐表明,全球文明倡議為人類社會團結應對共同挑戰注入正能量,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新趨勢。
尊重文化差異是文明之間交流與對話的基礎。每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國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一種文明,凝聚著一個國家的非凡創造,彰顯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追求,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就此而言,全球文明倡議反映了廣大全球南方國家珍視本國本民族文化、實現文明平等對話的愿望和呼聲,順應了團結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國家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需要。在百年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人類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尤其需要多樣文明的引領和滋養,需要多元文化的智慧和啟迪。要解決地緣政治、貿易爭端、生態危機等多種全球性問題,重要路徑之一就是加強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只有加強世界各國人文交流合作,探討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不斷豐富交流內容,拓展對話渠道,促進共知共識,加強包容理解,才能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在這方面,中國一直努力推動建立有效的機制平臺,以使相關倡議速度更快、更加有效地變為實際行動。比如,中國近年來推動以聯合國為基礎的多邊合作機制,提高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的機會;同時以雙邊關系為紐帶,與諸多國家達成落實全球文明倡議的聯合聲明,擴大國別示范效應;中國主導發起全球南方智庫合作聯盟,旨在促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治理經驗的相互學習與借鑒;通過舉辦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等,為南方國家之間加強合作提供更多平臺。再如,在與聯合國以及世界眾多國家發起的相同主題倡議相互融合中推進相關務實舉措落地。目前,全球文明倡議已被寫入中國和巴基斯坦、埃及、塞爾維亞、匈牙利等十多個國家的雙邊文件,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和支持。
2025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樣一個重要歷史節點,中國將繼續積極推動和平與發展議程,不僅要做全球文明倡議的提出者,更要做推動倡議落地的行動派。
百年大變局時代呼喚多主體、多層級、多領域、多內容、多形式、多場景的文明交流對話,以此增進不同國家與文明之間相互理解、團結合作,進而為人類發展進步提供更加澎湃的動能。就此而言,當下應該重點關注新媒體以及其他新興技術手段在信息傳播領域的作用,用好這些媒介和技術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還應加大對“Z世代”等年輕群體的關注,因為今天的“Z世代”就是明天的外交官,增進“Z世代”對文明交流互鑒的理解與認同,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傳播,無疑將有利于世界未來在文明交流互鑒中和平穩定發展。(作者是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主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