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光燦爛的午后
打開一瓶冒著氣泡的可樂
咕嚕咕嚕喝下
對很多人來說
是再愜意不過的享受
可誰能想到
這看似平常的可樂
竟會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長期“可樂代水”
引發十二指腸穿孔
近日,一位12歲少年因突發劇烈腹痛被緊急送至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經診斷,被確診為十二指腸穿孔。據了解,該患者近一年來不僅“以可樂代水”,還養成了飲食不規律、嗜食高鹽零食等不良習慣。兩個月前,已出現典型消化道癥狀——空腹時上腹部“饑餓痛”,但因餐后可緩解而未予重視。此次發病后,經手術救治,目前已脫離危險。
可樂是如何“腐蝕”腸道的?
1.胃酸風暴
可樂中的磷酸和咖啡因就像“催酸劑”,刺激胃部超量分泌胃酸,而高糖成分又讓胃排空變慢,導致十二指腸長期浸泡在強酸環境中,最終“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2.保護膜破壞
碳酸飲料產生的氣泡會撐大胃部,引發膽汁倒流。同時,持續的高糖高酸環境讓腸道保護黏液分泌減少,黏膜修復能力直線下降。
3.兒童更危險
相比成人,孩子的胃腸黏膜就像“薄紗帳”,更容易被胃酸穿透。更糟的是,長期喝可樂還會偷走體內的鈣,增加肥胖風險,讓消化系統雪上加霜。
飲食習慣不良
小心胃腸穿孔找上門
十二指腸穿孔最常見的原因是在胃潰瘍的基礎上暴飲暴食,暴飲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胃容積增大,易誘發穿孔。
胃腸穿孔一般好發于四五十歲嗜酒的中年人,但最近幾年,胃腸穿孔患者正在逐漸年輕化。多數患者都存在長期飲食不規律的情況,他們往往喜歡用零食替代主食,還有一部分人群是因為藥物刺激,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潰瘍。
△胃腸穿孔CT影像示例
胃腸穿孔嚴重嗎?
當然!如果不及時治療易引起腹腔重癥感染,出現炎性休克,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
消化道穿孔的信號
不容忽視
劇烈腹痛
胃穿孔通常表現為突發劇烈上腹部疼痛,呈持續性或陣發性加重的刀割樣或灼燒感,疼痛很快擴散至全腹部,也可有肩部刺痛或酸痛的放射性痛表現;腸穿孔則多會表現為下腹部疼痛。
部分老年患者胃腸穿孔時反應遲鈍、腹痛癥狀可能不明顯。
惡心、嘔吐
約半數胃穿孔患者腹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尤其出現腸麻痹時嘔吐更重,同時有腹脹,便秘等癥狀;腸穿孔患者則惡心和嘔吐的癥狀相對較輕。
頻繁腹瀉或便秘
腸穿孔患者易出現該癥狀,胃穿孔患者較少出現。
發熱
胃腸道內容物泄漏到腹腔中后,可能引發腹腔感染,導致患者發熱。
脫水、休克
胃腸穿孔患者不能進食且頻繁嘔吐,無法及時就醫補液則易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
此外,穿孔后的劇烈腹痛、胃腸內容物外漏至腹膜腔易引起感染性腹膜炎,這些情況極易導致休克發生。因此,一旦出現血壓下降、脈搏微弱、心慌甚至神志不清等,必須及時就醫。
怎樣保護胃腸健康?
少吃腌制食物
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
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規律飲食
有規律地飲食,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飲食溫度適宜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吃飯細嚼慢咽
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越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越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定期體檢
定期檢查胃部(包括胃腸鏡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等)及早發現消化道疾病,接受專業治療。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健康飲食 規律作息
生活中任何飲品
都不能替代“白開水”
若出現上腹疼痛
飯后腹脹、反酸等癥狀
應盡早就醫檢查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