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首屆煙臺市牟平區巋山非遺展在牟平區文化街道嵎峽河村活力開場。本次活動由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牟平區委宣傳部、牟平區農業農村局、牟平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煙臺市文化館、牟平區文化街道辦事處承辦,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及游客參與。
活動期間,現場不僅呈現了精彩絕倫的開幕式演出,還集中展示了煙臺剪紙、蓬萊面塑、牟平果模、萊陽梨膏制作技藝、南寨孫氏杠子頭制作技藝、萊州毛筆制作技藝、黃縣泥老虎等70個非遺代表性項目,涵蓋了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多個領域,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了煙臺非遺的獨特魅力。此外,活動充分依托周邊楊子榮故居、紀念館等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為參與者提供了一次難忘的文化體驗。
活動中,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于善江吸引了眾人目光。他深情講述銀針傳承歷程,祖上醫者創立的老字號,承載著歲月沉淀與精湛醫術,讓大家領略到這一傳統技藝的深厚底蘊。
與此同時,果模傳承人楊龍的現場制作更是驚艷全場。只見他手法嫻熟,精雕細琢間,木質果模逐漸成型。其工藝之精巧,展現出果模這一非遺代表性項目的獨特魅力,引得現場觀眾連連贊嘆,為活動增添了一抹亮麗色彩。
本次活動,將形式多樣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引入鄉村,既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為鄉村文旅創新發展開辟了新的方向。與此同時,活動吸引大量游客紛至沓來,為鄉村旅游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氣與活力,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文旅產業蓬勃發展。
未來,煙臺牟平區將持續深耕,積極探索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的全新模式與路徑,精心組織更多活動,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帶動鄉村文旅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匯聚強大合力,推動鄉村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同發展。
(通訊員 方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