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縣人民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星沙院區)心血管內科實現技術新突破。由黃權科主任、孫翔主任領銜的團隊,成功為一名58歲反復暈厥患者完成全縣首例“經皮導管卵圓孔未閉(PFO)封堵術”。
這一手術的成功開展,標志著該院成為全省少數具備“冠脈介入-心律失常-結構性心臟病”全領域診療能力的縣級醫院,真正搭建起“縣級收費,省級水準”的心臟救治平臺。
微創手術破解卒中隱患
患者章先生因突發暈厥送醫,經檢查發現其心臟存在直徑約5mm的卵圓孔未閉——這個本應在嬰兒期閉合的“心門縫隙”,就像一顆隨時可能引發腦卒中的“隱形地雷”。
傳統開胸手術需要體外循環,而團隊采用的微創介入技術,僅通過大腿股靜脈3mm的穿刺點,在三維超聲引導下將鎳鈦合金封堵器精準植入缺損部位。手術全程僅耗時30分鐘,患者術后第二天即能下床活動。
(▲心血管內科團隊手術中)
全鏈條技術護航“心”健康
此次PFO封堵術的成功實施,充分展現了長沙縣人民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星沙院區)心血管內科的雄厚技術實力。科室目前已建立起涵蓋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消融和結構性心臟病治療的完整技術體系,自開科以來,團隊已先后攻克復雜冠脈分叉病變支架植入、房顫射頻消融術等多項技術難關,累計完成各類心臟介入手術超200例。
(▲封堵器安全釋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開展的卵圓孔未閉封堵術,采用國際先進的Amplatzer封堵器,手術成功率達100%,術后患者康復良好。
尖端設備+多學科協作保障精準診療
科室配備有全球頂尖的飛利浦Azurion 7M20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波士頓科學Rhythmia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等價值近5000萬元的先進設備。科室還建立了多學科協作機制,針對疑難病例開展聯合診療,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建立了從術前評估、手術規劃到術后康復的全程化管理流程。
持續創新打造區域心臟健康新高地
在黃權科主任帶領下,經皮導管卵圓孔未閉封堵術的成功實施,是醫院心臟疾病診療技術體系完善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團隊將繼續深耕技術創新,同時加強心血管急危重癥救治能力建設。
目前科室已與多家鄉鎮衛生院建立幫扶關系,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和疑難病例會診,讓優質醫療資源真正下沉基層。“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要讓每個患者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黃權科主任如是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縣人民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星沙院區)張奕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