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4大權術、4大手段,助你控制下屬
做管理,手段比制度更重要。
領導沒城府、沒心機、沒手段,下屬就不服。
真正的管理高手,往往靠的是以下這4大權術、4大手段駕馭下屬,操控團隊。
一:4大管人術
1、警示暗示法
明代于成擔任縣令期間,手下屬員江財曾多次接受豪紳宴請,為其侵占貧民土地的案件說情。
于縣令得知后,對江財婉轉提醒:“聞君近日頻繁飲酒,酒雖好卻傷身,何不加以節制?”
江財領會到言外之意,自此不再為豪紳出頭。
點評:當下屬行為失當,又需顧及情面時,可巧妙運用暗示手法予以警示。
2、寬容大度術
《宋史》中記載一則佳話,宋太宗與兩位大臣飲酒作樂,兩位大臣酒酣耳熱之際,竟在皇帝面前爭執不休,完全忘卻了君臣之禮。
侍衛請求將二人治罪,宋太宗卻未予同意,而是派人將他們送回家中。
次日,兩位大臣酒醒后急忙進宮謝罪,宋太宗卻輕描淡寫地說:“昨夜朕亦醉了,此事已忘。”
點評:在下屬犯錯時給予寬容,保留其顏面,實乃高明的領導智慧。
3、愿景激勵法
在《康熙王朝》里,吳三桂舉兵反叛,蒙古王爺也趁機興亂。
康熙帝命周培公率軍征討。
臨行前,周培公給士兵們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蒙古王爺擁有千萬兩黃金,皇上已下旨,待擊敗敵人后,大部分財富將賞賜給大家。
士兵們聽聞此言,紛紛摩拳擦掌,決心全力以赴擊敗蒙古王爺。
點評:深入了解并利用人性的激勵因素,方能實現最佳的激勵效果。
4、巧妙分化法
《晏子春秋》中記載,齊景公手下有三名戰功赫赫的大將,他們因功高震主而變得驕橫跋扈。
為避免潛在的禍端,晏子向齊景公提議采取措施消除隱患。
他建議齊景公賞賜三將兩顆桃子,桃子無法平均分配,只能根據功勞大小來決定誰能得到。
最終,三名大將因爭奪桃子而發生內訌,最終選擇自殺。
點評:在需要瓦解小團體或處理個別問題人物時,可以采用類似策略巧妙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