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撫對象是指由國家和社會給予特殊優待、撫恤和幫扶的人員,主要包括為國家和人民作出犧牲或貢獻的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及其他特殊群體。優撫政策體現了國家對他們的關懷和褒揚,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一、主要優撫對象
現役軍人及家屬
現役軍人(含武警)。
現役軍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等直系親屬(稱“軍屬”)。
退役軍人
退出現役的軍官、士兵(含殘疾退役軍人)。
參戰退役軍人、參加核試驗退役軍人等特殊貢獻群體。
烈士遺屬
烈士的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因公犧牲軍人遺屬
因公犧牲軍人的直系親屬。
病故軍人遺屬
因病去世軍人的直系親屬。
其他特殊群體
復員軍人(1954年以前入伍后復員的人員)。
帶病回鄉退伍軍人(服役期間患病未評殘但生活困難者)。
“兩參”人員(參戰參試退役軍人)。
二、優撫政策內容
經濟補助
定期發放撫恤金、生活補助(如殘疾軍人撫恤金、烈士遺屬定期撫恤)。
節日慰問金、臨時困難救助等。
醫療優待
免費或優惠醫療(如殘疾軍人、烈屬優先就醫)。
醫保參保補貼、大病救助等。
教育就業支持
軍人子女優先入學、加分政策。
退役軍人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優先。
住房與社會保障
優先安排公租房、農村危房改造。
養老機構優先入住。
榮譽與社會優待
頒發“光榮之家”牌匾、節日慰問。
公共交通、景區門票減免等。
三、與低保戶、五保戶的區別
優撫對象:針對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群體(如軍人、烈士家屬),具有榮譽性和補償性。
低保/五保戶:針對經濟困難或“三無”人員,屬于基本生活保障。
注:優撫對象若符合條件,可同時享受低保或五保待遇(如殘疾退役軍人生活困難者)。具體政策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及民政部門執行,各地細則可能不同。
低保戶和五保戶是中國針對困難群體實施的社會救助制度,主要區別在于保障對象和內容:
1. 低保戶(最低生活保障戶)
對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鄉居民。
特點:
以家庭為單位申請,審核家庭收入、財產等情況。
發放差額補貼,補足收入與低保標準的差距。
可能附帶醫療、教育、住房等專項救助。
目的: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2. 五保戶(農村五保供養對象)
對象:農村中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義務人無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或未成年人。
五保內容: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孤兒為保教)。
形式:
集中供養(入住敬老院等福利機構)。
分散供養(居家,由政府提供資金或物資)。
特點:針對農村特困人群,保障更全面。
主要區別
注:部分地區已整合農村五保與城市“三無”人員救助,統稱為“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但“五保戶”一詞仍在農村廣泛使用。具體政策可能因地區調整,建議咨詢當地民政部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