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49年10月至1960年10月,曾是紅四方面軍的知名人物的朱光,前后擔任廣州市副市長、廣州市長,主政廣州11年。在廣州工作期間,他始終將毛主席所叮囑的那句:“到南方去同原在南方工作的同志團結在一起,將南方工作做好,這是我的希望……”銘記于心。
朱光在來廣州之前,還在北京見了毛主席一面,不過那次見面,并非計劃好的,只是一次偶遇。
194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前夕,時任長春市委書記的朱光奉命調往廣州開展新工作,行前,朱光一大早就去拜訪了朱德總司令。
朱德領著朱光在中南海庭院里散步,他們聊著戰爭時期發生的事情,聊著對未來事業的期盼,就在這期間,他們二人在此地偶遇同樣散步的毛主席。
朱光很開心地跟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卻當完全不認識對方一樣,反問他是哪一個,被毛主席這么一問,朱光反而笑了,抬起頭回答:“我,朱光是也!”
“好,好你個朱光,你還認識我嗎?”毛主席問。
“哪個不認識你,你可是中外皆知的大人物!”朱光回道。
聽朱光這么一說,毛主席故作生氣地問道:“既然你認識我,為何只看朱老總?為何不來看我?”
毛主席突如其來的質問并沒有讓朱光慌了手腳,他冷靜地回答道:“因為我與總司令同宗、同姓、宗派山頭嘛!”
聽朱光這么一說,毛主席繼續問道:“你不怕我把你忘嘍?”
朱光笑道:“你忘不了我的!”
朱光的一番話把毛主席和朱老總都逗笑了,曾經的回憶一時間涌上三人心頭。
朱光和毛主席相識于1938年,毛主席會對朱光有著深刻的印象,恰恰是因為朱光身上那渾然天成的藝術氣質。
朱光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的后人,雙親去世后,朱光靠親友接濟生活。自幼聰慧,早年跟著堂兄讀過幾年古書,后進入新學制的完全小學博白縣李氏開國學校就讀,師從同鄉、我國一代語言學宗王力,對古文、書畫有極大興趣,還練就了雙手書寫的本領。
而朱光也憑借寫得一手好字的本領從張國燾那里撿回一條命,關于這部分,我們放在后面細說。
1925年,朱光考入博白縣初級中學,開始接觸馬克思列寧主義,校內同學們第一次看到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像,便是出自朱光之手。
后來在玉林省立第二中學校長的帶領下,朱光參加了大革命運動。
廣州起義失敗后,朱光輾轉香港、廣西,1928年到上海與黨中央取得聯系,爾后,他以上海藝術大學學生的身份,成立了以宣傳革命為宗旨的“上海藝術劇社”開展地下聯絡工作。
1932年淞滬抗戰后,時為淞浦特委秘書長的朱光秘密進入鄂豫皖根據地,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秘書長,參加了根據地的歷次浴血鏖戰。
就鄂豫皖蘇區的第三次反“圍剿”失利,朱光在小河口會議上反對張國燾的錯誤指揮方式,他也跟大部分同志一樣,給張國燾提出建設性意見,但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一舉動被張國燾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小河口會議后,說出實話的朱光被送進監獄。紅四方面軍長征開始后,朱光則以“囚犯”的身份,戴著手銬,跟隨部隊艱難前進。
為何張國燾留下了朱光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朱光寫得一手好字,又能繪制地圖,他覺得朱光是個可用人才,所以只開除了他的黨籍。朱光的才華保住了他一條命。
當一隊隊紅軍戰士與他擦肩而過的時候,人群里還傳出驚呼:“看!那不是朱光秘書長嗎?竟然還活著?”
1936年11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朱光恢復了黨籍,結束了三年多的“囚犯”生活,在中宣部任科長。
這年年底,中國文藝協會成立,朱光和廖承志共同負責協會戲劇組的工作。首先,他們演出由德國米爾頓名著改編的《炭礦夫》,朱光飾演老礦工的兒子,這是中國文藝協會成立后的第一次公演,反響非常好。
1938年,毛主席觀看了朱光參演的話劇《血祭上海》,朱光的演技得到毛主席的稱贊,當有人提議要成立魯迅藝術學院時,毛主席主動提議要朱光擔任秘書長。
毛主席經常去魯藝講演,同朱光的接觸也就多了起來。朱光從小就喜歡讀書讀詩,所以他的文學造詣也要高于常人。
毛主席一向欣賞人才,自然也很喜歡朱光,于是,便提議讓他參與延安馬克思列寧學院的創建工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光和毛主席的感情越來越深厚,毛主席雖然身為主席,但是朱光并不“懼怕”他,反而很喜歡和毛主席開玩笑,毛主席也是個性格幽默的人,每次也都不跟朱光計較。
1938年勞動節,朱光與余修舉行婚禮。婚禮上,朱光幸福地向毛主席等領導說起他和妻子的故事。
毛主席聽完后,還想逗一下這對新婚夫婦,便看著余修,要她也講一下。靦腆的余修將與朱光的交往過程進行了補充。
原來,廣州起義失敗后,朱光避走香港,在在友人的介紹下,躲進香港生利建筑公司余老板家,期間教老板的小女兒演技、寫詩、繪畫。
1931年,他第二次被捕出獄,組織上安排他到香港療養,他再一次來到余老板家。余修就此鐵心要跟著朱光參加革命,后來,這對夫婦在延安相遇,終于走到一起。
由此可見,毛主席和朱光之間的情誼是非常深厚的。
1949年那次見面后,毛主席還邀請朱光前往自己的書房做客。一進書房,朱光臉上立刻綻放出笑容,眼睛一直盯著毛主席那滿屋子書看。
毛主席知道朱光又打起他這些書的注意,便笑著問:“好你個朱光,又想奪書是不是?”
毛主席為何這里用到“又”這個字呢?
是因為當初有個叫殳宭的青年作家給毛主席送了幾本莎士比亞名著和殘貼,沒想到被熱愛文學的朱光給看見了,他一把將那幾本莎士比亞名著給奪走了。
毛主席同樣熱愛讀書和書法,見名著被奪走,自然要跟他爭一爭,但是最終,毛主席還是慷慨地把那幾本名著讓給了朱光。
這次朱光倒是沒有奪走毛主席的書,只是問毛主席要了墨寶。
得知朱光馬上就要南下去廣州開展新工作,所以毛主席也慷慨為他寫了一首詩。臨別時,毛主席懷著殷切地希望,再次為他寫下贈言,贈言里的詳情內容便是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句:“到南方去……”
在廣州主政的 11 年,朱光時刻牢記毛主席的殷切期望,始終堅守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崇高本色。他廉潔奉公、兩袖清風,一心甘為人民的勤務員。
他深入城市的每一處角落,大到主導工廠改造、醫院與學校的建設,小至街巷的環境整治,樁樁件件皆親力親為。他為廣州人民辦實事、謀福祉,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其功績深深鐫刻在廣州的發展軌跡中,在廣州人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美好印記 。
在廣州期間,朱光也曾多次接待毛主席、朱老總、周總理等領導。每一筆開支賬目明晰,沒有一起違反規定。
1960年,朱光回到北京就任國務院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負責對外文化交流工作。
1965年,他赴任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長。
1969年,朱光逝世,享年6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