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管人,靠的并非制度,而是以下這4大權術、4大手段
做管理,制度是其次,重要的是手段。
如果領導不懂權謀,就駕馭不了下屬。
下面這4大權術、4大手段,是管理下屬的升神技。
一:管人4大權術
1:制衡之道
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劉墉與和珅勢同水火,一生的爭斗不斷。
對于外行人來說,只是看個熱鬧,但內行人卻能看出其中的門道。
乾隆作為皇帝,難道會不知道和珅的貪腐嗎?
當然知道!
然而他為何還要重用和珅呢?
一方面是因為和珅具備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牽制以劉墉為代表的勢力。
點評:領導者最忌憚副手之間團結一心。
倘若下屬團結一致,必然會將領導者架空。
2:心與心的交流
康熙派人追查國庫虧空之事,然而元老重臣不僅不歸還欠款,還大吵大鬧。
康熙邀請他們在御花園舉辦了一場“茶話會”。
先是共同回憶往昔,以情感動他們;接著訴說當家之難,以真心相交;最后闡明大清是屬于大家的,以道理開導他們。
眾人當即表示立刻歸還欠款。點評:當一項改革遭遇元老派的阻撓時,可以借鑒康熙的做法喲。
3:放縱待機之策
明朝初創之際,胡惟庸榮升宰相。他依仗身為開國功臣的身份,驕橫跋扈。
大臣們紛紛上奏,彈劾他貪污受賄之行徑,然而朱元璋卻未露聲色。
見此情形,胡惟庸愈發肆意妄為。
終于,有一日,其子在胡惟庸的指使下私自制造兵器,被工匠揭發。
這可是謀逆的大罪,朱元璋毫不猶豫,果斷出擊,殺伐決絕,絕不
姑息。
點評:若要撤換一位“無能”元老,不妨嘗試“放縱待機”的策略。
4:真誠相待之法
《后漢書》中記載,劉秀大敗農民起義軍之后,將投降的將領封為列侯。
但投降之人心中憂慮劉秀會誅殺他們。
劉秀得知這一情況后,讓投降者繼續統領原來的部隊,而自己則單人獨騎在各部巡查,毫無防備之意。
如此一來,投降的人都信服了,他們相互議論說:“蕭王把赤誠之心放在我們腹中,我們怎能不拼死報效呢!”
點評:對于并購而來的員工,可以采用這種方式。
組織召開座談會,適度交流彼此的想法,很快就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