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劉園園)21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國綠證制度體系框架基本建成;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49.55億個。
據悉,綠證是對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頒發的具有獨特標識代碼的電子證書,1個綠證單位對應1000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量。綠證由國家能源局負責核發和管理,以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機構提供的電量數據為基礎按月統一核發,加蓋國家能源局綠色電力證書專用章。
《報告》指出,自2017年中國建立綠證制度以來,經過不斷健全完善,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以能源法為基礎、以政策體系為核心、以標準規范為支撐的法律政策體系,推進綠證各項管理規范化、科學化。
綠證全覆蓋政策實施以來,特別是2024年6月底國家綠證核發交易系統上線運行后,我國實現以電網企業、電力交易機構提供數據為基礎核發綠證,大幅提升了綠證核發質效。
建檔立卡是綠證核發的前提條件。《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累計完成建檔立卡20.07萬個,裝機容量14.3億千瓦(不含戶用光伏),其中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完成建檔立卡1.68萬個,裝機容量12.76億千瓦,建檔立卡完成率達95%。
從核發數量來看,2024年全國核發綠證47.34億個,同比增長28.36倍,其中可交易綠證31.58億個。2024年核發綠證較多的8個省(自治區)為云南省、內蒙古自治區、四川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湖北省、甘肅省和河北省,核發數量均超2億個。
《報告》還提到,在政策支持和市場機制雙重驅動下,中國綠證市場活力不斷增強。2024年全國綠證交易規模翻兩番,達4.46億個。交易模式靈活多樣,綠證單獨交易2.77億個,以跨省交易為主;綠色電力交易綠證1.69億個,以省內交易為主。全國參與綠證交易的消費主體約5.9萬個,同比增長2.5倍。其中,制造業購買綠證數量占比最高,約占70%。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地區合計交易綠證達2.4億個,超交易總量的50%。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科技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