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謝浩男媽媽許建華直播帶貨狂賣1個億、漲粉50萬的新聞沖上熱搜。
評論區炸開了鍋:
“尋親的盡頭是帶貨?”
“苦難成了流量密碼?”
“粉絲的善心被割韭菜了?”
其實類似的故事早就不新鮮了——從孫海洋兒子孫卓首播賣500萬,到解清帥認親三天漲粉200萬,再到謝浩男媽媽“老樹根腿”帶貨爆單,尋親家庭的“轉型”路徑幾乎如出一轍。這背后到底藏著什么邏輯?
現在誰還關心“尋親后續”?大家就愛看熱鬧。謝浩男媽媽首場直播,評論區全是“姐姐多吃點”“必須讓謝爸后悔”,粉絲把直播間當情感宣泄口。平臺算法一看流量爆了,趕緊給推流,越爭議越火。
謝浩男媽媽直播全程只說了三句話,卻被粉絲捧成“美強慘天花板”。但有人翻出她之前戴大金鏈子、住別墅的照片,質疑“苦情戲演過頭了”。更扎心的是,她直播間賣298元的護手霜,被扒出和自家快遞站小妹用的同款。
孫海洋一家當初信誓旦旦“只賣良心貨”,結果被扒出高價賣三無產品。謝浩男媽媽承諾“部分收入做公益”,但粉絲發現她直播間商品比淘寶貴三倍。善意成了韭菜,信任碎了一地。
謝浩男媽媽帶貨爆火后,家族商業版圖浮出水面:大女兒注冊美妝公司,兒子當“耿直工具人”,連快遞站都成了直播間背景。但謝爸直播罵前妻“貪財”翻車,謝浩男被扒曾帶貨爭議保健品,親情成了生意場的炮灰。
真正需要幫助的尋親家庭,可能連賬號都注冊不起。而那些會哭會演的,反而成了“頂流”。這不是個別家庭的錯,是整個機制在逼良為娼。
孫海洋要是老老實實賣農產品,可能口碑不會崩。謝浩男媽媽要是敢說“這面膜我真沒用過”,可能還能保住人設。但貪心不足蛇吞象,遲早翻車。
抖音該管管了!別讓“哭慘營銷”成產業鏈。對虛假宣傳、高價低質商品直接封號,別總事后補救。
咱們罵謝浩男媽媽帶貨,其實罵的是這個扭曲的世界——它讓善良的人既要當圣母,又要當AT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