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當全市鄉村振興示范帶采訪組一行來到馬坡鄉時,路旁院墻上不同字體的“福”字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據介紹,在“醉美馬坡”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過程中,該地精心選用“福”字,噴涂在馬坡鄉S104線沿線7個村,既點綴美化墻面,形成了一道靚麗風景線,也寓意著廣大村民美滿幸福的生活。
站在分水嶺上一眼望去,興隆山畔、啣山腳下,錯落有致的農家院、平坦寬敞的柏油路、超過千畝的產業圖,構成了一幅悠然南山、自在田園的馬坡山居圖,“醉美馬坡·興隆福道”鄉村振興畫卷徐徐展開。
隨著“醉美馬坡”鄉村振興示范帶項目全線開工建設,涵蓋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民生改善的重點工程加速推進、多點開花,正在全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全面提升的和美鄉村,不斷推動美麗鄉村向和美鄉村蝶變。
延伸鏈條增活力 富民產業提質效
近年來,分水嶺西南側的淌窯村成了省道104線上最出鏡的網紅打卡點,不僅僅是因為毗鄰馬啣山,更多是因為這里有個自然形成的舌尖小市場。烤洋芋、烤雞蛋、烤紅薯……各式各樣的土特產讓往來于分水嶺的游客們總要停下來解個饞。
4月20日下午,在淌窯山灣里,村民牛映遇剛剛鋪完膜,準備等雨后種植當歸。這個山灣里忙碌著的不光是來來往往的游客,還有三五成群的藥農種植戶。“以前,我們要到岷縣等地購買中藥材種苗,不僅路途遠、運費高,而且種苗質量也不能保障。現在,我們就地就可以買到優質的當歸、黃芪等中藥材種苗。”羊上村黨支部書記安談云告訴記者,比起以前種植傳統農作物,中藥材種植讓百姓嘗到了產業的甜頭,現在全村上千畝土地都在種植中藥材。
據了解,馬坡鄉堅持把夯實富民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正在謀劃打造千畝中藥材種植、萬尾虹鱒魚養殖、千畝冷涼蔬菜種植、千畝百合種植4個產業基地。該鄉利用河灣村高寒山地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園育苗育種優勢,完成芹菜等冷涼型蔬菜育苗600萬株、當歸等中藥材育苗60萬株、百合良種種球繁育50萬粒,實現農業和種業雙興旺。
河灣村處于“醉美馬坡”鄉村振興示范帶的核心區。“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過程中,我們大力推進‘1+1+N’村集體經濟模式,帶領創辦合作社、混合所有制公司等經營主體4個,形成了當歸、百合等美麗產業。”馬坡鄉人大主席、河灣村黨支部書記潘曉峰介紹說,河灣村已經成立榆中河灣宜居宜業勞務服務公司,注冊農家樂、露營地、茶園等經營主體10家,為本村的綠色蔬菜、胡麻油、粉條、中藥材切片等農產品提供產銷服務,借助“產業園+勞務+土地流轉”發展模式,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123萬元。
馬坡鄉副鄉長魏周俊告訴記者,在推動特色產業方面,馬坡鄉大力振興種業,聯合農科院、農技推廣中心等,積極開展當歸等浸泡育種試驗,為老百姓提供更多優質種苗,同時在田間地頭提供種植茬口、防寒抗旱、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中藥材產業成為老百姓的支柱產業。
鄉村建設加速度 基礎設施補短板
在“醉美馬坡”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過程中,馬坡鄉深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依托興隆山秀美自然風光,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通過清理巷道垃圾、拆除亂搭亂建、改造房屋風貌、建設“四小園”(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游園)等措施,打造了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的和美鄉村。在風貌改造中,廣泛征求當地村民代表意見建議,選擇與興隆山生態環境相和諧的色調、樣式,對S104沿線7個村的環境進行改造,形成了富有蘭州特色的鄉村風貌。在2024年實施風貌改造、巷道硬化、太陽能路燈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基礎上,該鄉整合資金875萬元,實施重點項目10個,目前襯砌護坡、地坪硬化、吸水磚鋪設等子項目正在全面趕工中。
記者來到羊上村一處護坡項目施工現場,機械聲轟鳴,施工人員分工有序,正在對閑置谷場護坡進行石砌作業。該工程預計6月中旬完工,建成后,將解決此處地質災害風險,為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筑牢堅固防線。
在馬坡村河道治理項目施工現場,施工負責人張德位介紹說:“目前,興隆河河道清理已完成,河道石砌護坡工程正在加速推進,路面吸水磚鋪設、安全護欄等工作將同步進行,我們爭取在5月底前完工,實現人車分離。”據悉,該鄉還將同步打造騎行驛站,為S104線騎行者、旅游者提供便捷服務。
“今年以來,馬坡鄉聚焦‘八個美麗’‘四篇文章’,積極爭取銜接資金1100萬元,按照示范帶《規劃》,因地制宜謀劃實施項目,想方設法補齊道路、護坡、路燈、U型渠等基礎設施。”魏周俊表示,馬坡鄉聚焦公路沿線、房前屋后、閑置土地等重點部位,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一美化”系列行動,整治河道溝渠30余公里,拆除殘垣斷壁、廢棄圈舍、遮羞墻等180余處,全力營造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農村新風貌。
村容村貌煥新顏 生態宜居新家園
在馬坡鄉張家寺村,村“兩委”全力清三堆、改風貌、優環境,統一改造農村風貌,創建美麗庭院,打造“蘭派民居”,充分利用閑置地、河道邊、農家院等建設小生態景觀,打造精品農家樂5家,鄉村面貌煥發新顏,小橋流水、農家小院、亭臺長廊成為“醉美馬坡”新風景。
張家寺村一家驢肉火鍋經營者告訴記者:“通過示范帶的建設,人居環境大為改觀,停車位、充電樁等設施更加齊全,沿線的小景觀、好風景吸引了很多游客來此打卡、避暑、露營,我們農家樂的生意也是紅紅火火。”據悉,近年來,馬坡鄉依托優美的生態資源,打造春踏青、夏觀花、秋賞葉、冬玩雪的四季成景文旅品牌,在S104沿線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庭院經濟、茶攤經濟,年度接待旅游人數超20萬人次。
哈班岔村也是“醉美馬坡”鄉村振興示范帶的核心村,該村大力推廣“村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帶領村民進一步端穩了鄉村生態旅游這個飯碗。“我們目前共有8個太空艙、10個帳篷區、民宿區,配套提供牛肉火鍋等特色餐飲服務。去年從五一開始,我們接待了30多個旅游團,承接了浪漫婚禮、暑假采摘、研學等業務,在部分場地施工的情況下,營業純收入達到了80萬元。”負責哈班岔村鄉村旅游項目運營的大象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文杰說,期待今年五一小長假哈班岔能吸引來更多的游客。
據悉,今年,榆中縣正創建“生態創新”“龕谷風韻”和“醉美馬坡”3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涵蓋4個鄉鎮25個村。“我們籌集銜接資金、東西部協作資金等共1億元投入到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中,其中在產業方面投入6000多萬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3000多萬元。”榆中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郭俊介紹,圍繞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示范基地,榆中縣正在夏官營鎮打造千畝設施農業基地,在小康營鄉打造浪街和徐家峽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示范村,在馬坡村打造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鄉村建設基地,通過3條示范帶引領全縣設施農業、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村村萬樹等重點工作有序推進,向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大步邁進。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貴智 文/圖
責任編輯:王旭偉
來源: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