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文章免費,免費!!!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每年的農歷正月到三月,海南人民都會慶祝一個特殊的節日,軍坡節。
節日期間,島上的各個村子都要選一個較大的場地來“裝軍”演戲,在模仿古人行軍儀仗的同時,招待親朋好友齊聚一堂,歡度佳節。
對于軍坡節的起源,歷史學家眾說紛紜,但被普遍認可的就是與一位巾幗英雄有著很大關系。
對于外地人來說,這位女英雄沒那么大的名氣,甚至非常陌生。
但是如果沒有她,今天海南島和南海諸島200多萬海域,可能就不屬于咱們中國了。
那么,這位“女英雄”究竟是誰?她有著怎樣的人生?與海南島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一 南北朝以前的海南島
秦朝的建立讓中國歷史迎來了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但由于海南島孤懸南海,古人的航海能力也有限,并沒有有效的統治此地。
一直到公元前110年,喜歡開疆擴土的漢武帝才派出了伏波將軍路博德和樓船將軍楊仆,帶領十萬水師進占海南島。
最終將其劃分為南海、蒼梧等九郡,其中珠崖、儋耳兩郡設立在海南島上,這標志著中央封建王朝開始統治海南,漢人才開始遷入海南。
而當時海南島上最早的原住民是黎族,擁有至少三千年以上的居住歷史。
漢人剛剛進入海南島,就和島上的原住民發生了沖突,再加上島上土著不了解漢人文化,只以為對方是來爭地盤的,就發生了多次反叛,和漢人打得頭破血流。
此時,漢朝的主要目標還集中在漠北匈奴那一塊,再加上連年征戰,國內財富的消耗也很高。
這時候的海南島就像一塊“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后來,漢元帝就采納了漢臣賈捐之的意見,撤銷了海南島上的郡縣,將偌大一個海南島隸屬于合浦郡,島上只設立了一個縣,而縣郡則設在大陸。
這說明當時中原王朝已經放棄了對海南的統治,海南又恢復到了漢王朝之前的關系。
在往后的近六百年時間里,中原大地先后經歷了三國、晉、宋、齊、梁等朝代,但歷代統治者在對海南的態度上,都沿用了漢朝的做法,統而不治,維持名義上的歸屬,而無進行具體的掌控和建設。
一直到南北朝時期,嶺南地區,當時稱為俚人的部落誕生了一位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的女首領,才結束了這種局面。
這位俚人部落女首領就是被尊為“嶺南圣母”的冼夫人。
二 嶺南圣母
冼夫人本名阿英,出生于公元512年,當時正值南朝梁武帝時期。
冼家世居嶺南,是南越部族的首領,擁有部落十余萬家,是一個實力雄厚、接受漢族文化較早的強盛家族。
受家族影響,冼夫人從小就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并且逐漸在軍事和政治方面展現出杰出才能,逐漸成為冼氏家族的重要成員。
當時中華大地正是一片混亂的時候,北方“五胡亂華”,哀鴻遍野,南方的漢族統治者不思進取,偏安一方。
再加上嶺南地區自古便是蠻荒之地,毒蟲野獸、瘴氣瘟疫橫行,南朝對于這個地方的統治力量并不牢固。
而生活在這個地方的眾多部落還處于奴隸制時代,各個部落之間經常因為糧食地盤打得頭破血流。
并且當地部落酋長對漢人敵意很重,漢、越和越族內部矛盾如同一個難以治療的結癥,阻礙著文化交流和國家統一。
冼夫人的哥哥是梁州刺史冼挺,他經常帶人攻擊鄰近的部落,搶奪糧食財物,嶺南部族對此叫苦不迭。
冼夫人生性良善,再加上受過漢族仁道文化的熏陶,從心底就十分反對哥哥的這種行為,每當冼挺恃強凌弱的時候,她都會站出來阻攔。
并且,冼夫人經常勸導周邊的部落和睦相處,各部落在她的領導下紛紛放下往日仇恨,和平相處。
長時間下來,冼夫人在各部落之間積攢下了非常深厚的威望,就連遠在南朝的士大夫們也有所耳聞。
成年之后,冼夫人成為了統率十余萬家部落的首領,甚至連海南島上的上千個大小部落也都依附于冼夫人管轄的范圍之內。
當時梁朝的羅州刺史是馮融,他家世代都屬于漢朝的統治階級,往上三代都是嶺南守牧,此時正因為漢越文化不通,政令難行一事而頭痛。
當馮融得知越族出了冼夫人這么一個精明的統治者后,就想與冼氏家族聯姻,讓自己的兒子高涼太守馮寶娶冼夫人為妻,以此獲得越族內部統治階級的支持。
冼夫人對漢族文化很向往,為了使越族與漢族文化進一步交融,就嫁給了馮寶,以此確保嶺南安定,各少數民族團結。
冼夫人和馮寶結為夫妻后,冼夫人就開始借用自己的娘家勢力,在南越部族中大力推行漢人的封建禮法,用封建王朝的政治手段約束各部族之間的日常生活。
馮寶對自己的這個賢內助也很聽從,兩人商議決定,往后但凡有部族之間發生非法戰爭,都要嚴加懲戒,即便是部落首領和重要親屬,也不能例外。
在冼夫人和馮寶的強強聯合下,漢族封建王朝的法治得以在嶺南地區推行,幾千年來各部落之間的侵掠戰爭得以制止。
除了維持各部族之間的和平,冼夫人的另外一個壯舉,就是將漢族的生產技術和教育文化推行到南越地區。
冼夫人號召當地群眾,學習中原地區的詩歌文章,推廣牛耕等農具,鼓勵大家種麻養蠶,使得嶺南地區在南北朝的大分裂于混亂之中,呈現出較為長期的和平發展局面。
冼夫人在積極建設嶺南地區的同時,也注意到了一直荒蕪的海南島。
她認為海南島因為政治無法統一,導致中原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無法進入,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從公元536年開始,冼夫人就向朝廷建議在瓊崖恢復郡縣制度。
而在海南剛歸附于冼夫人的時候,島上還很不安定,盜匪和各股反動勢力橫行。
冼夫人為了讓海南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就召集軍隊圍剿匪患。
一年春天,冼夫人和馮寶帶領士兵從高涼郡啟程南下,沿著水路行軍。
船只在經過一處水域的時候,冼夫人看到了江中的一塊大沙洲,就下令停下來看一看。
這里是南渡江一塊面積較大的沖積洲,因為年代久遠,沙洲的一頭已經與陸地連接,三面環水。
沙洲與陸地相接的那一塊遍地石頭和灌木,還住著幾戶人家。
冼夫人打聽過后,才知道此地名為梁沙坡,離此地二十公里就是原漢代珠崖郡的所在地,她覺得這是駐軍的好地方,就下令部隊駐扎了下來。
部隊在這里住下來后,冼夫人開始派出探子偵察敵情,召見郡縣官吏。
經過調查摸底,冼夫人派出三路兵馬到各地平亂,由于冼夫人的三支隊伍都是禮義之師,當地的民眾十分歡迎,沿途送上糧食幫助她剿滅盜匪。
不久之后,冼夫人的三支隊伍都凱旋而歸。
冼夫人這次出兵治亂,鏟除了當地百姓困擾多年的心頭之患,使大家從此過上了太平日子。
后來,海南人民為了紀念冼夫人的這次出征,每逢當年冼夫人出兵的日子,各地都舉行紀念活動,以此紀念這份歷史功績,這就是海南“軍坡節”的由來。
然而在大時代的混亂下,和平終有斷裂的時候,很快南朝的戰亂就波及到了嶺南地區。
三 對海南經濟文化的建設
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作亂,江南人民慘死無數,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
次年三月,侯景的軍隊攻入臺城,武帝蕭衍餓死。
蕭衍死后,南朝徹底大亂,各路諸侯親王都在忙著占領地盤,登基稱帝,戰亂很快就波及到了冼夫人所在的嶺南地區。
當時的廣州刺史元景仲,定州刺史蕭勃等人都是侯景作亂的策應者,他們爭相擴充軍隊,割據稱雄。
而抱有平叛之志的高要郡太守陳霸先就成了這些人的頭號目標,各方作亂勢力爭相出兵圍攻陳霸先。
年僅三十多歲的冼夫人觀察到陳霸先飽受軍民擁護,并且一心平定叛亂,護國安民,就決定全力擁護陳霸先,靖難定國。
當叛軍李遷仕派人引誘馮寶等人聯合起兵的時候,冼夫人親率千余人打敗叛軍李遷仕,與陳霸先在贛石地區會合。
隨后,陳霸先在冼夫人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亂,于公元557年建立陳朝,年號永定。
陳朝雖然“西不得蜀漢,北失淮淝”,而且境內豪強林立,政權不穩定,但它的存在還是確保了部分地區的穩定,使受到破壞的南朝領土有了短暫的和平。
陳朝建立后,冼夫人就讓自己的兒子馮仆帶領嶺南各部族首領朝于建康,以示對陳霸先政權的擁護。
在幫助陳霸先建立政權的過程中,冼夫人一直關注著海南島上的經濟文化建設。
崖州建置后,冼夫人就從大陸組織移民來開發海南,為了加快建設的進程,冼夫人動員自己的后代親屬大規模移居海南。
這些移民上島后,把當時嶺南和中原先進的生產勞動技術加以推廣,在興修水利設施的同時,改變了黎族原本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
除此之外,冼夫人還教會了海南人民選育良種、田間管理等生產技術,當地農民在她的幫助下連年豐收,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升。
冼夫人的丈夫馮寶也積極向海南人民傳授中原文化,將醫療知識教給當地人民,提高了群眾的文化和醫療水平,至今五指山腹地的瓊中縣,還流傳著“馮公指令讀書詩”的歌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冼夫人致力于發展海上交通貿易,對海南往后的對外貿易打下了堅實基礎。
就在海南島上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時候,歷史也迎來了自己的新篇章。
四 冼夫人對國家統一的貢獻
公元581年,楊堅稱帝,隋朝逐步統一天下,國運昌盛。
此時南朝陳叔寶統治集團已經腐朽透頂,無力再維持局面。
再加上三百多年的分裂戰亂,中華大地已經到了又一次分久必合的地步。
七年之后,楊堅命令自己的次子楊廣統率五十萬大軍南下伐陳,陳朝的軍隊無力抵抗,首都建康被隋軍攻破,陳朝至此滅亡,陳后主陳叔寶被隋軍俘虜。
建康被攻占后,隋朝大將韋洸帶領兩萬軍隊向嶺南進發,受到了陳朝將領徐澄的阻擊,雙方軍隊僵持在了今天的江西境內。
此時陳朝的舊部將領紛紛起兵響應,嶺南的不少部族酋長也想出兵抵抗隋朝軍隊,面對嶺南地區的復雜局勢,隋朝軍隊不得不停下來商量計策。
隋軍統帥楊廣這時想到了占據嶺南的好辦法,那就是利用冼夫人的身份解決嶺南問題。
一生都在為嶺南人民生活而忙碌的冼夫人,此時已經被當地部族尊稱為“嶺南圣母”,威望極高,她的意見能夠直接決定嶺南人民對這個新王朝的態度。
楊廣命令被俘虜的陳叔寶發布詔令,讓冼夫人歸化隋朝。
冼夫人知道隋朝的統一大勢已經不可阻擋,隨即割斷了與舊朝的聯系,擁護隋朝軍隊入主嶺南,華夏在經歷百年戰亂后,歸于一統。
隋朝初步統一后,各地的反叛勢力還很猖獗,陳朝的故舊氏族隔三差五就會來一次“揭竿而起”。
在嶺南地區,冼夫人“親披甲,乘介馬”,帶兵巡視各地,這才使隋朝的政權在嶺南得以穩固。
然而隋朝的統治階層很快就開始往下滑坡,特別是嶺南地區,天高皇帝遠,當地官吏腐敗殘暴,開始了魚肉百姓的黑暗統治。
公元601年,廣州總管趙訥一方面對嶺南人民強加征稅,逼反了八峒俚人,一方面偽造圣旨,陰謀稱帝。
此時的冼夫人已經近九十歲的高齡,但在察覺到趙訥等人的陰謀后,立即出兵拘押了趙訥,并且親自押往京都。
與此同時,冼夫人上書朝廷,揭發了趙訥的罪行,并要求朝廷要在嶺南減輕徭役賦稅,整頓官場,發展文化生產等一系列意見。
隋朝統治者鑒于嶺南地區出現了許多反叛,就派出親差到嶺南實地調查趙訥的罪行,最后將其處死,又下詔書委派冼夫人負責處理地方善后事宜。
冼夫人不顧年老體邁,拿著皇帝的詔書輾轉各地,安撫越族部落,最后八峒等地的俚人被她感動,紛紛放下兵戈,嶺南地區重新歸于安定。
冼夫人一生經歷了梁、陳、隋三個朝代,在每次割據勢力猖獗的時候,她沒有憑借自己的實力割據作亂,而是一心保境安民,維護地區的和平和國家的統一。
為嶺南地區,以及海南島的經濟文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參考文獻:
歷史研究:《自漢至唐海南島歷史政治地理》譚其驤
歷史教學:《中國古代越族的杰出女領袖冼夫人》 胡亞煒
《六世紀嶺南越族的杰出首領—冼夫人》學術研究 許寧英
《冼夫人在海南的歷史功勛》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