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鹵鵝哥”,連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也成了“網紅書記”,贏得不少網友的認可,如同當年認可淄博的馬曉磊一樣。高洪波是懂流量的,自從“鹵鵝哥”走紅之后,他反應速度相當之快,而且運作不斷,與流量的互動那是相當絲滑。
高洪波能火起來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在“鹵鵝哥”火爆之前,高洪波也曾上過兩次熱搜。
今年1月初,在全區經濟工作會上,高洪波號召全區干部:要買新衣、下館子,帶頭消費、帶動消費、帶領消費。這一號召引來了諸多質疑和吐槽,很多人說他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還有人認為鼓勵干部吃喝是可能會滋生新的腐敗等等。
另一次則是他和區長萬蓉,帶領整個榮昌區委班子,在區里的迎春晚會上共同演唱了一首歌《明天會更好》,當時這段唱歌的切片視頻也火了幾天。
不過,這兩次熱搜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火過幾天之后便銷聲匿跡了
直到““鹵鵝哥””橫空出世,榮昌才真算迎來潑天流量。
““鹵鵝哥””林江輾轉多座城市,執著地追隨國際網紅“甲亢哥”,并不斷向其投喂家鄉美食榮昌鹵鵝。這份真誠與堅持,讓榮昌鹵鵝在網絡上迅速走紅,也為榮昌賺足了吸引力。區委書記高洪波在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流量時,展現出了驚人的敏銳度和高效的執行力。
首先,榮昌區獎勵““鹵鵝哥””10萬元現金,并全程報銷其奔赴各地追“甲亢哥”的差旅費。這一做法不僅是對““鹵鵝哥””個人努力的認可和鼓勵,更是向外界傳遞出榮昌區對民間正能量行為的支持與倡導。
緊接著,許諾將榮昌的一些當地食品以“江哥”的名義注冊,防止他人搶注,致力于讓““鹵鵝哥””從“負翁”變為“富翁”。這一舉措巧妙地將個人IP與地方產業緊密結合,既保障了““鹵鵝哥””的權益,又為地方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洪波還親自與““鹵鵝哥””一起走街串巷,主動把C位讓給““鹵鵝哥””。這種親民的舉動,不僅拉近了政府與民眾的距離,更借助““鹵鵝哥””的網絡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了榮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他圍繞““鹵鵝哥””這個IP,開始精心打造榮昌的網紅經濟。
另外,承諾節假日期間,榮昌區所有的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包括公共市政停車場全部免費,若這些地方停不下,車輛還可直接停到馬路邊,交警不罰款。這一系列貼心的舉措,極大地提升了游客的出行體驗,為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榮昌旅游消費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4月16日召開的榮昌區網絡經濟暨鹵鵝產業發展金點子征集座談會上,高洪波更是直言:“交警不是來貼罰單的,城管也不是來掀地攤的,交警是維護交通秩序的、為人民服務的,城管是維護城市環境的?!?/p>
這一番話,不僅展現了榮昌區對待游客的真誠態度,更道出了現代城市治理的核心要義。它打破了傳統執法觀念中“管理”與“服務”的對立,強調了以服務為導向的城市治理理念。通過規范和約束行政執法權力,讓游客在榮昌感受到尊重和善待,從而將短暫的網絡流量轉化為持久的“留量”,推動榮昌從網紅城市向實力城市轉變。
高洪波的這些努力和舉措,不僅贏得了網友們的認可和好評,更得到了當地居民的大力支持。從最初號召干部帶頭消費時的質疑聲一片,到如今因巧妙利用““鹵鵝哥””流量而備受贊譽。不得不說,這與高洪漢的敏銳、速度和永爭一秒的執行力是分不開的。
““鹵鵝哥””如果放在另一座城市,可能引不起足夠的重視,一陣風就飄過去了。有些地方的主官,可能還會對網紅有排斥心理,感到與網紅走到一起有失身份。
實際上,在文旅越來越內卷的當下,各地的主政者就應該像榮昌區一樣,放下身段,主動擁抱流量借力造勢。網絡熱點可遇不可求,如果缺乏足夠的敏銳和快速反應能力,機會稍縱即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