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金融中心的繁華背后,隱藏著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現實:詐騙集團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令無數市民面臨財務危機。香港警方于今年4月7日至4月17日一連11日進行一個全港性針對詐騙、網絡罪案及洗黑錢罪、代號為“謀攻”的執法行動,一共拘捕503人,涉及404宗騙案及科技罪案,涉款高達15.6億元。行動中,警方搗破位于荃灣一個工業大廈單位內的詐騙中心,拘捕11人,部分人士有黑社會背景。
在這個詐騙中心,犯罪集團以“年輕貌美”和“事業有成”的女性形象吸引受害者,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廣泛的虛假交友活動。詐騙者通過“話術”與人工智能換臉技術,制作出逼真的虛擬相片和影片,誘騙境外人士與之建立情感聯系。警方調查發現,這個集團每日可接觸約100名受害者,估計每星期騙款高達100萬元。
受害者在與詐騙者的交流中,逐漸被洗腦,信任感不斷加深。詐騙者通過不斷的“噓寒問暖”和炫富手法,誘導受害者在虛假電商平臺上開設網店,聲稱可以輕松賺取可觀的利潤。許多年輕人因渴望快速致富而陷入這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在4月10日深夜,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經過情報分析,突擊搜查了位于荃灣的一棟工業大廈,成功搗毀了這個詐騙中心。行動中,警方拘捕了11名嫌疑人,包括集團主腦及骨干成員,年齡介乎20至37歲,其中部分人有黑社會背景。
警方在現場檢獲39部智能電話、5部電腦及大量教學筆記和講稿。這些筆記詳細記錄了如何接觸交友對象、獲取信任、洗腦,以及如何引導受害人開設虛假電商平臺并進行充值等操作。這些資料不僅揭示了詐騙集團的運作模式,也讓警方對其犯罪手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KK園的內幕
據警方調查,KK園的詐騙集團在荃灣的工業大廈內秘密運營,表面上看似正常的辦公環境,其實是一個專門策劃和實施詐騙的窩點。詐騙者通過各種社交平臺招募本地年輕男女加入,利用他們的信任進行更大規模的詐騙。
在這個中心內,詐騙者不僅使用高科技手段制作虛假資料,還通過虛假的客戶訂單和網站流量來增加電商平臺的可信度。受害者在相信客服的情況下,將錢轉入指定的虛擬貨幣錢包,最終陷入無法挽回的境地。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行動中,警方不僅成功搗毀了詐騙集團,還避免了更多受害者的損失。然而,許多受害者的故事依然令人心痛。小李(化名),一名22歲的大學生,因在網上認識了一位“成功”的商人,最終被騙走了近10萬元。他表示:“我本以為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賺到錢,沒想到卻是一個圈套。”
受害者們在被騙后,往往感到羞愧和無助,許多人選擇沉默,不愿意將自己的經歷告訴他人。警方呼吁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切勿因追求快速賺錢而加入詐騙集團,因為參與者可能面臨嚴重的法律后果。
盡管警方此次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果,但香港的詐騙問題依然嚴峻。隨著科技的發展,詐騙手法也在不斷升級,警方表示將會加強與國際刑警及境外執法機構的合作,進一步打擊跨境詐騙活動。
馮培基警司在行動結束后表示:“我們成功瓦解了這個本地詐騙集團,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們將繼續努力,保護市民的安全,打擊所有形式的犯罪。”
警方的重拳出擊雖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打擊詐騙的戰斗仍在繼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提高警惕,警惕那些看似美好的“機會”,以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親愛的讀者們,對于此事你怎么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你的朋友!
關注港澳薈公眾號
掌握港澳最新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