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早一點是在4月24日簽署,若晚點將在4月26日與烏克蘭正式簽署協議,這就是華盛頓曝光出來的消息。報道稱,美國與烏克蘭的新礦產協議文檔有80頁,大的框架與澤連斯基已達成了一致,當前仍在處理細節問題。
特朗普想要烏克蘭成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
目前透露出來的消息顯示有如下幾個要點,首先是:烏克蘭礦產資源出售而來的所有利潤要優先償還“拜登政府時期提供的巨額援助及其利息”。究竟要由誰來開發,礦產資源出售給誰,由美國方面說了算。
其次是出售烏克蘭資源帶來的資金將“直接兌換成外幣并匯出”,若出現延誤或糾紛,烏克蘭將承擔賠償責任。這一條既要杜絕澤連斯基可能存在的“拖延”行為,又要確保償還完美國之前的援助金額后。
剩余的利潤依然掌握在美國政府手中,確切的說是控制在一個名為“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的基金會手中。這就引來了第三個要點,兩國建立的基金將管理烏克蘭礦產的勘探、開采、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提煉、物流、營銷及利潤的管理與分配。
報道稱,該基金將成立一個“五人董事會”,每人一票,三票即可通過決策。三名董事由美國派遣,兩名董事由烏克蘭派遣,這意味著白宮將擁有對該基金的“所有重大事項的決策擁有全面決定權與否決權”。
這無疑是將烏克蘭變成美國政府的經濟殖民地了——即使是在若干年后,終于還清了拜登政府時期提供的巨額援助及其利息,烏克蘭方面也沒有權力對本國礦產資源出售進行任何形式的干預。
因為,究竟由哪些企業來勘探、開采礦產由美國說了算,這些石油、鐵礦石、稀有金屬究竟要賣給誰由美國說了算,出售礦產資源的利潤必須要“立刻”匯出境外并且由美國基金來管理。
如何管理該基金還是由美國方面說了算,因為有三名董事嘛。既然是美國方面說了算,那他們就可以“以任何的形式將利潤巧妙的轉移給美國政府或其他各機構”。以美國人的能力,讓該基金虧本運營不算難事吧。
如果這個賬目做得不夠精巧,被烏克蘭發現問題了。或者是不方便讓該基金總是虧本運營,得偶爾出現盈利吧,那也得將這個“利潤用于烏克蘭境內礦產資源的再度開發與管理”,而這又是由美國方面說了算。
還有一條重磅消息,上述內容適用于烏克蘭境內的所有礦產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稀有金屬等,而不是之前所說的“50%”。該條內容還未得到確認,僅供參考哈。
與美國方面透露的“澤連斯基已基本同意”的說法不同,三名烏克蘭高級官員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說: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并斥責這份新提案“不公平”,與搶劫無異,還要繼續磋商。
烏克蘭媒體也痛批了新協議,聲稱:有不可原諒的“剝削性質”,我看到的文字簡直太恐怖了。強調烏克蘭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屈辱性不平等條約,需要進行新的談判——我們的目標是繼續磋商并找到妥協方案。
美國想要這么多,那澤連斯基能得到什么呢?
目前看來是什么都沒有得到,特朗普依然是不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烏東四州還是要被俄羅斯掌控。除非澤連斯基故伎重演,再度中途溜出,拒絕簽署,否則新提案依然不包括美國給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內容。
澤連斯基希望新提案增加涉及俄羅斯的要求也沒有得到滿足,通篇都是美國與烏克蘭的內容,并且都是烏克蘭需要承擔的責任,而不是享受的權力。哦,也有一個小收獲——美國尊重烏方融入歐盟的努力。
烏克蘭可以加入歐盟,而不能加入北約,這一條在2022年的俄烏談判中,普京已答應了。在美俄都不反對的背景下,真正的考驗是“德國、法國、波蘭等歐洲國家對澤連斯基的支持究竟是真心,還是假意”了。
若該協議在白宮期盼的日期簽署,這不僅標志著美國獲得了一個重要的經濟殖民地,還表明了普京想要的勝利終于達成了——在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同時,又擴張了領土。唯有烏克蘭是完敗。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