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體檢時查出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或肺結節,心里難免一緊。
其實從中醫角度看,結節并非憑空而來,它的本質是痰濕與瘀血。痰是體內水液代謝失常的產物,瘀是氣血運行不暢的堆積。
痰瘀的形成,往往與體質和生活習慣有關。長期情緒壓抑、飲食油膩、熬夜勞累,都會導致氣機不暢。
這類人通常都有共同特點:舌苔厚膩、舌下靜脈青紫、身體沉重、容易胸悶或局部脹痛。
氣滯則血瘀,脾虛則生痰,痰瘀互結,因此痰瘀越重,結節越容易反復出現,甚至逐漸增大。今天,邀請到呼吸科黎同明主任,來個點大家分享兩味中藥,他們搭配起來非常適合在谷雨前使用。
需要的人可以點贊轉發推薦!
調理這類結節的關鍵就在于化痰、祛瘀、散結。
而今天黎同明主任推薦的就是——陳皮山楂
陳皮理氣健脾,擅長化解黏膩的痰濕;山楂活血消積,能破除停滯的瘀血。一化痰,一祛瘀,共同疏通身體的淤堵。
谷雨前后的氣候潮濕,人體濕氣加重,痰濕更易滯留。
因此,可以借助春季來疏通瘀阻,效果事半功倍。
推薦用陳皮10克、生山楂15克煮水代茶,連續飲用一周,能明顯感到身體輕暢;
若痰瘀較重,可搭配浙貝母化痰散結,或加少量三七粉增強活血之力。
分享一個真實的結節患者案例,讓大家更直觀了解這兩味中藥的好處。
臨床上有位45歲的女性患者,乳腺結節反復發作,經前脹痛明顯,舌苔白厚,舌底脈絡迂曲。辨證屬氣滯痰瘀。
黎同明主任用陳皮、山楂為基礎,配伍柴胡疏肝、茯苓健脾,兩周后脹痛減輕,復查結節縮小。
結節的根源在于內環境失衡。化痰祛瘀不是單純消包塊,而是改變滋生結節的體質。
中醫調理此類問題,貴在堅持,體質改善了,結節自然不易再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