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我國最強大的科技公司,在全球有著非凡的影響力,無數人夢寐以求能進入華為工作。可“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26歲拿著201萬的高薪,在華為做了兩年就選擇辭職,外界一片嘩然。
2022年他留下一句:“追尋自己的夢想”辭職出來創業。
當時不少人笑他“太任性,不知天高地厚”。如今三年過去,他究竟怎樣了?后悔當初的決定了嗎?
1.“我其實很普通”
外行人叫彭志輝“天才”,內行人叫他“技術大神”,面對這些稱呼,彭志輝靦腆地笑著說:“我其實很普通。”
他93年出生于江西一個普通家庭,父母是工薪階層,忙于生計沒時間陪他。
他從小愛思考,愛動手,常常把家里的手表、收音機、電視機拆了,探究其中的原理。
父母不但不責備,反而鼓勵他,這讓他從此迷上了科技。
上了初中,別的孩子只專注學習,可他除了學習還忙著學吉他、唱歌、打球,動手搞小發明,參加科技比賽,屢獲佳績。
學著玩著,他輕松考上了985院校科技大學,可惜分數稍差了一點,與心儀的計算機專業失之交臂,讀了生物制藥專業。
但他并未放棄他的科技夢,自學計算機知識并到處蹭課。
與此同時他利用時間積極參與各類科技活動,并搞發明,在讀大學和研究生期間,他斬獲40多個科技競賽獎項,被同學們稱為“競賽狂人“。
2017年,他領投設計的雙足機器人,獲上海機器人設計大賽二等獎,吸引500萬元天使輪融資,不過考慮到當時的AI技術不成熟和團隊缺乏運營經驗,他放棄創業繼續學業。
2018年畢業,他被OPPO研究院高薪挖走。
許多人對他羨慕不已,可他并不滿足,心里總有個聲音在呼喚。。。。。。。
2.華為天才少年
2019年,一個機會突然出現。華為面向全球招聘“天才少年”20名,這吸引了彭志輝的目光,他心動了,次年他決定試試。
以他的學歷和資質對于眾多的應聘者來說并不突出,他卻過五關斬六將,通過華為的八輪面試,最終成功入選,成為一名Ai算法工程師,年薪201萬。
天才少年萬眾矚目,任正非對他們寄予厚望,說他們能激活華為隊伍。
大家都知道華為的薪資福利非常好,但是他們的工作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然而,這個彭志輝竟然能一心二用。
工作之余他喜歡玩視頻,在網上注冊賬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一些科技知識,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自己的小發明,僅兩年就成為百萬博主赫赫有名。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個自動騎行自行車。
說起來有趣,這個自動騎行自行車的構想,是源于一次他雨天騎自行車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便想,要是能夠發明一輛能自己躲避障礙物的自行車,該多好,說干就干,利用休息時間,花了4個月,他把自動騎行的自行車給設計出來。
普通人可能覺得沒什么,但是懂行的人卻很驚訝,這輛無人駕駛自行車涉及了20多項技術,連b站總裁陳睿都稱贊:UP主重新定義了自行車,太強了!
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人認為無人駕駛自行車沒什么用,彭志輝是不務正業。
對此任正非卻說:“他搞這個就像掌握了一把手術刀,或許以后會發揮什么作用,產生什么巨大的商業價值。”
任正非對彭志輝的“不務正業”很包容,他很欣賞彭志輝。
而彭志輝也不負厚望,他績效都是頂呱呱,他拿到了總裁獎,明日之星,金牌團隊等榮譽。
然而僅2年,他就提交了辭職申請,打算出來創業。
他在微博上說:“梅西圓夢了,我也要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華為領導極力挽留:“創業的挑戰和風險很大,留在華為你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此彭志輝說:“在華為工作確實非常不錯,平臺廣闊,收入可觀,但我的心里總有總有個聲音:機器人領域才是未來。”
就像電影《哪吒》中的那句經典臺詞:因為年輕,所以不知天高地厚,我想試試。
3.蛻變
離職后,彭志輝開始籌備創業,決定專做機器人技術開發。
雖然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真正自己出來創業的時候,在現實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難。
資金緊缺讓他倍感壓力,技術瓶頸更是讓團隊陷入困境。
回憶起那段艱難時光,他感慨道:“公司幾乎沒有收入,大家都在拼命努力。”
為了節省時間和開支,彭志輝和團隊常常吃泡面,加班到深夜,甚至在辦公室過夜。
面對重重挑戰,彭志輝沒有退縮,心中始終燃燒著希望與信心,和團隊扭成一股繩,齊心合力共同奮斗,咬牙堅持。
經過十個月的運營,他們成功獲得逾6億元的融資。
一眨眼,3年過去了,如今彭志輝怎么樣了?
4.現狀
如今的彭志輝已是身家上億,他創立的智元機器人估值約為150億元,與王興興的宇樹科技估值不相上下。
今年3月他發布了智元啟元大模型,他造的機器人主打家用場景,目標是成為家庭中的“保安、保姆和保潔,與王興興造的機器人各有特色,有的拼!
上個月在我國最高規格的民企座談會上,彭志輝和梁文峰,王興興同臺出席,由此見他的地位與影響力。
彭志輝坦言:當初放棄華為的高薪工作出來創業,內心其實很矛盾。一方面有些舍不得,另一方面擔心自己創業干不起來。在創業初期遇到很多困難,有很多次他曾想過放棄,然而當看到自己設計的機器人在不斷進步,他無比興奮,感覺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他想要讓機器人代替我們人類去干那些重復、枯燥,危險的工作,希望將來機器人如同今天的手機和汽車一樣,成為家庭生活的標配。
結語:
彭志輝的故事,不是簡單的“成功學”。他用行動證明,真正的天才,不是安于現狀,而是敢于打破常規,追逐內心深處的熱愛。
即使前路充滿未知,也要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他的選擇,激勵了許多年輕人,勇敢地去追尋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祝愿他心想事成,用科技創造更多的好產品,造福人類。
為優秀的彭志輝點贊。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1】《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拒絕華為200萬年薪,選擇離開,如今怎樣?|》
【2】《“天才少年”稚暉君低調離職華為,事業發展遇瓶頸促使他選擇單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