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到了現在,許多軍迷憑空猜測的軍事設想,都被戰爭的殘酷現實擊得粉碎。
就比如導彈方面,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很多軍迷還沉浸在戰斧導彈幾百萬美元一發的豪橫之中,對戰斧能夠從建筑物窗戶突入室內再進行爆破的性能津津樂道。
(軍艦發射導彈)
但俄烏戰爭當中,擁有伊斯坎德爾、鋯石等昂貴先進導彈的俄羅斯,卻也用血的教訓警示了中國,東風導彈除了性能之外,還必須要追求性價比,做到價格便宜量又足。
而且除了導彈以外,無人機也要做到這一點。
(軍用無人機)
“千枚導彈”一場空
當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跨過國境線的那一刻,導彈便成了俄羅斯人攻城拔寨的先鋒。
據互聯網上公開資料,美國方面認為,在戰爭初期的一個月里,俄羅斯發射了約1700-2000枚導彈。
與此同時,有烏克蘭軍人表示,在這一個月內,烏克蘭攔截了俄羅斯發射的約1200-1500枚導彈。不過,考慮到烏克蘭的統計可能存在遺漏和夸大,實際發射數量可能更多。
而一些國際軍事分析機構則認為,俄羅斯在戰爭初期一個月內使用的導彈數量在1500-1800枚左右。
(俄羅斯導彈部隊)
而根據網上的相關爆料,這些導彈當中,還不乏“口徑”巡航導彈、“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導彈這樣的狠角色,個個都是導彈中的豪杰。
尤其是伊斯坎德爾導彈,資料顯示,這款導彈采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景象匹配制導等多種復合制導方式,圓概率誤差(CEP)小于5米,命中精度極高。
與此同時,它還具備強大的突防能力,足以視當代幾乎所有反導系統于無物,并可攜帶包括高爆戰斗部、子母彈戰斗部在內的多種戰斗部,能對敵方的重要目標實施精確打擊。
(伊斯坎德爾導彈)
至于,“口徑”巡航導彈和Kh47M2“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按照資料顯示,它們同樣強大到了無以復加。
前者可從水面艦艇、潛艇和陸基發射裝置上發射,射程較遠,且具備超低空飛行能力,可利用地形掩護躲避敵方雷達探測,突防能力強,威力極大,而且因為導彈采用了慣性+地形匹配+景象匹配的復合制導方式,命中精度較高。
后者則是一款空射型高超音速導彈,由米格31K戰斗機攜帶發射,最大速度可達10馬赫以上,能夠快速突破敵方的防空反導系統,并對敵方的縱深目標實施打擊。
(匕首導彈)
但俄羅斯發射了這么多的導彈取得了什么效果呢?必須要承認的是,這些導彈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烏克蘭的作戰能力。
但開戰初期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大地上一度寸步難行的境地,還是向世人宣告了這些導彈,根本就沒有起到意料當中的效果。
(俄羅斯的軍隊)
而且由于這些導彈過于昂貴,俄羅斯財政和庫存難以維持,不得不在后期減少了現役導彈的持續使用,改用空天軍低空飛行投擲鐵炸彈的方式,結果導致包括蘇35在內的先進戰機被烏克蘭防空火力擊落。
由此可見,在追求導彈先進性能的同時,必須綜合考慮性價比,否則不僅國家財政難以支撐,甚至可能出現“彈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
所以俄烏戰爭提醒了世人,往后中國的東風快遞,一定要做到性能出眾的同時,價格便宜量又足。
(中國的東風快遞)
無人機的逆襲
與此同時,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沖突,還告訴了世人,無人機對戰爭的影響,可能遠超這個世界的所有想象。
在俄烏戰爭期間,俄烏兩國都曾祭出了這樣的一套“法寶戰術”:先用無人機進行視距外的偵察,再利用這樣的偵察結果,指引炮兵進行視距外精確打擊。
(戰場上的無人機)
烏克蘭就是用這招,在紅利曼地區給了俄羅斯方面一頓“海瑪斯火箭炮洗禮”,逼得俄軍在“烏克蘭老鐵刷的火箭”面前,只能敗退逃離。
而俄羅斯人也選擇了還以顏色,在頓巴斯地區、在馬里烏波爾戰役當中,同樣使用了這一戰術,讓烏克蘭人明白了什么叫做從天而降的恐懼。
(俄烏戰場上的無人機)
這也難怪,對于目前幾乎所有的防空設施來說,無人機這東西,飛得太慢太低,看上去遠遠不像飛機和導彈那么讓人感覺到威脅和可怕,所以選擇性地進行了忽略。
可沒想到就是這么一個忽略,無人機反而變成了敵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將最為重要的致命情報,源源不斷地傳給了后方的炮兵。
而且比起人眼偵察的生理局限,比起高空高速偵察機和衛星的走馬觀花,這些無人機可以更精準地、更長時間地觀察戰場態勢,為后方指揮部提供實時準確情報。
甚至它們還能搭載電子戰設備,對對方進行干擾。
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們的價格甚至低廉到了可怕。
以俄烏兩國都在戰場上廣泛使用的中國大疆Mavic型無人機為例,這款無人機的售價只有10000元人民幣左右,完全就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
而且它還只是民用產品,但它的民用定位,卻完全沒有改變它成為戰場利器的使命。
(無人機)
俄烏兩國不僅頻繁將它用于偵察,甚至還在大疆上掛載手雷和炮彈,以此大規模襲擊對方的裝甲集群和步兵,并取得了極佳的效果。
而且除了民用無人機外,軍用無人機的售價,比起導彈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便宜。在俄烏戰爭期間,烏克蘭曾多次利用軍用無人機對俄羅斯的重要軍用和民用設施發起襲擊,甚至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基地,也曾頻繁遭到烏克蘭軍用無人機的襲擊。
而至于這些軍用無人機的價格呢,因為3D打印技術的出現,據說只有5萬美元而已。
(烏克蘭的軍用無人機)
考慮到無人機在戰場上的巨大作用,俄烏兩國的無人機狂飆,無疑告訴了全世界,無人機這種東西,在戰場上必須多多益善,必須價格便宜量又足。
而一旦做到了這點,設想一下,當敵人的鋼鐵洪流紛至沓來的時候,我方高空中導彈呼嘯,低空軍用無人機盤旋,更低還有懸掛手雷和炮彈的民用無人機,這時對方到底作何感想。
(蜂群無人機概念圖)
在當代戰爭中火力發展早已朝著更強、更精準、更有性價比的方向前進,所以,俄羅斯和烏克蘭用血的教訓告訴了每一個中國人,東風快遞和無人機必須價格便宜量又足。
參考資料: 1、新華網《俄烏戰場上的創新——光纖無人機》 2、新華網《無人機在納卡戰爭和俄烏沖突中的表現》 3、央視新聞《俄烏開啟導彈戰 背后是“兩個美國”在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