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沙開車時從不鳴笛,總是讓行人先行,即使在交通擁堵或者時間緊迫時依然如此。
不幸的是,哈沙生活在交通混亂的印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估計,印度每年有 30 萬人死于交通事故,以 10%的登記車輛制造了全球 22%的交通死亡人數。
2014年6月16號晚上,當哈沙和妻子上商店買完水果返回商店時,突然被一輛飛馳的汽車撞飛,肇事司機逃離現場,一直未被找到。
兩人立即被送入醫院,哈沙因為頭部嚴重受傷不幸去世,年僅30歲。
肇事司機絕對想不到,他撞死的是印度科技界的傳奇人物,“印度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程序員”。
0 1
“哈沙大人”
學生時代,哈沙是個頭腦冷靜,聰明伶俐的中產階級男孩,可以輕松地在3 場 ICSE 考試中獲得滿分。
不僅學習成績好,哈沙在各個領域內都表現極為出色,是一個真正的全才。
在從班加羅爾到阿拉哈巴德的火車上,他就讀完了薩繆爾森的《經濟學》。
他非常喜歡玩游戲,是《模擬城市》、《文明》、《帝國時代》、《英雄》的資深玩家,經常在《反恐精英》中斃得同伴滿地找牙。
打網球時,他每次都能贏身邊的朋友,即使是去唱卡拉OK,在完全沒有練習的情況下,他也能拿到98分的高分。
后來進入印度信息技術學院,哈沙的編程天賦開始爆發,在Top Coder上獲得了“紅色”排名,長期以來都是排名最高的印度程序員。
他代表印度參加了 ACM 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是第一位獲得 Google Code Jam 參賽資格的印度人。
哈沙的名聲如此之大,以至于他的朋友都稱他為“哈沙大人”。
但哈沙本人更喜歡使用一個不那么夸張的名字:humblefool “謙卑的傻瓜”。
從印度信息技術學院畢業以后,他并沒有投奔大公司,盡管他的妻子在谷歌工作,他自己也完全可以成為一名谷歌員工。
他創辦訓練營,幫助學弟學妹參加 ACM ICPC 比賽,因為他認為印度理工學院在各大編程競賽中的霸主地位應該被打破。
他知識和經驗都非常豐富,完全可以高高在上、指揮別人,但他卻總是平易近人,經常向別人征求意見。
和他坐在一起,你根本感覺不到他有多厲害 —— 他從不炫耀。
哈沙的一個學妹曾經這么回憶他:
“我記得當時我上大三,我所在的印度信息技術學院(IIIT Allahabad)有個科技節,哈沙在臺上講了些什么,我當時正忙著組織活動,所以沒聽清他在說什么(真是倒霉,我真應該聽聽的)。那時候我已經知道‘哈沙大人’了,我從學長那里知道他的編程能力和名聲。所有年級的學長們,大約有50人,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臺前,雙膝跪地,向他鞠躬,跪拜的人越來越多,直到他走下臺。”
0 2
最優秀的數據結構課程
2013年,一個郵件改變了哈沙的人生走向。
阿尼梅什是哈沙的校友,也是一位編程高手,一畢業就獲得了微軟的高薪offer,在家族聲名鵲起。
但是工作了幾年后,他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目標。
之前為了取悅父親,他努力學習,獲得好成績,找到一份好工作。
后來為了取悅經理,努力工作,一周內修復20個軟件漏洞。
這些都是為了別人而活,自己的人生意義是什么呢?
看到阿尼梅什的微軟光環,很多親戚朋友都來向他學習編程,他發現大部分人的基礎都不扎實。
并且印度的高等教育,更注重數量而不是質量,每年畢業的計算機工程師,只有20%能在IT支持行業就業,只有3%能去做產品開發。
當阿尼梅什看到可汗學院時,他的眼睛亮了,他覺得自己也可以在編程方面做類似事情。
他創建了YouTube頻道MyCodeSchool,開始發布數據結構方面的視頻,由于講解方式通俗易懂,很快就收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阿尼梅什決定尋找一個合作伙伴,把目光鎖定了校友哈沙,他給哈沙發了一個郵件,沒想到第二天哈沙就來了電話。
哈沙有著極高的計算機水平,負責設計編程挑戰,而阿尼梅什非常善于分解概念并且講解,兩人簡直就是天合之作。
他倆先是給微軟印度開發中心做了一個編程訓練營,訓練營非常成功,獲得了微軟和學員的高度評價。
(右二為阿尼梅什)
驗證了模式以后,他們開始在YouTube上發布更多的視頻,很多視頻都達到了百萬級的播放,在數據結構賽道可謂是頂流。
無數人受到了MyCodeSchool的影響,比如昆西·拉爾森,本來是老師,通過觀看MyCodeSchool的視頻,走上了程序員的道路,后來創立了著名的非盈利編程社區FreeCodeCamp。
很多人問阿尼梅什和哈沙怎么賺錢? 奉勸他們要現實一些:錢很重要。
哈沙說:“你不需要太多錢才能生存,是社會環境讓你渴望一份好工作和豐厚的薪水。你可以用更少的錢生活,卻能獲得自由。”
哈沙過著簡樸的生活,人們經常看到他穿著一件T恤,背著一個包,那都是在編程比賽中贏得的。
他們的創業方式相當隨意,不太在意融資或者快速發展,只想享受自己想做的事情。
按照正常的路徑走下去,MyCodeSchool也許能成為計算機界的可汗學院。
但一切都在2014年6月的那個車禍后戛然而止。
阿尼梅什本來要打電話給哈沙,商量下一期微軟訓練營的事情,但是哈沙的電話永遠也打不通了。
阿尼梅什陷入了巨大的悲痛當中,接下來幾個月,他也努力地想堅持下去,又做了一些視頻。
他決定換個環境,離開印度,來到美國,加入Google,開始了平靜的生活,MyCodeSchool最終還是斷更了。
0 3
尾聲
我之前并不知道哈沙的故事,最近刷到一個視頻說“十年了,沒人能擊敗他的內容”才認識他。
哈沙沒有寫過知名軟件,他被譽為印度最偉大的程序員,主要是他通過訓練營和教學視頻影響了無數的后來者。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發現了三個著名機構之間的關聯:可汗學院促進了MyCodeSchool的誕生,而MyCodeSchool激勵了FreeCodeCamp。
正如哈沙所說:“也許,我們只需要激勵一些人做教育,他們又能激勵更多人去教,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影響就能持續擴散。
我們現在太缺有熱情、有動力的老師了,光靠我們兩個是不夠的。
這就像一支蠟燭點亮另一支蠟燭。
當初,也有某種力量點亮了我們心中的那束光。
我們不是最早那一批,也不會是最后一批,我們只是這個傳遞光的鏈條中的一環而已。”
哈沙被譽為“印度最偉大程序員”,不僅僅是因為他天才的編程能力,這才是根本的原因。
寫到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尋夢環游記》,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能記得你。
那些對很多人產生正面影響的人,是不會死亡的,哈沙就是其中的一員。
全文完,覺得不錯的話歡迎一鍵三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