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我市氣溫起伏不定,晝夜溫差常超10℃,這種“過山車”式天氣對心腦血管健康構成威脅。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男提醒市民:春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需提高警惕,主動預防。
氣溫驟變時,人體血管會隨溫度劇烈收縮或擴張,血壓易出現波動,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臟負荷加重,極易誘發心梗、腦梗、腦出血等急癥。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基礎疾病的人群,血管彈性較差,對溫度變化更為敏感。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在于“主動干預”,王男建議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市民每日監測血壓,尤其是晨起和睡前,若收縮壓持續高于140mmHg或波動超過20mmHg,應及時就醫。飲食上堅持低鹽低脂,多攝入燕麥、芹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引發顱內壓升高。運動應避開清晨低溫時段,選擇太極拳、散步等溫和方式,運動前充分熱身,避免驟然增加心臟負擔。此外,春季干燥多風,需定時補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心衰患者需遵醫囑控制飲水量。
春季早晚溫差大,王男建議根據氣溫及時增減衣物,重點保護頭頸部及四肢,避免冷風直吹。慢性病患者務必遵醫囑規律用藥,切勿自行減少或停用藥物。若出現頭暈頭痛、胸悶氣短、肢體麻木等不適,應即刻就醫,抓住黃金救治時間。“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勝于治療。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調整和健康管理,我們完全能夠平穩度過春季氣溫變化造成的影響。愿每位市民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守護血管健康,擁抱春暖花開。”王男說。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