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為你分享〔自媒體運營〕和日常干貨。你想看的這里都有。
前幾天,網上有一則“五一花100塊買票回家”的帖子引起全網群嘲:貧窮,是父母最病態的教育。
博主說,她從開學到現在一直沒有回家過,打算五一去買高鐵票回家。
本來五一的人流量比較大,高鐵票不好搶,她好不容易搶到回家的票還挺高興的,結果,卻被掃興的父親狠狠地澆了一頭冷水。
就在前天,她告訴父親她五一假期要回家,而且已經搶到高鐵票了。
誰知,她父親給她來了一句:
“你回來就回來,干嘛非要買高鐵票呢?你很有錢嗎?你不知道父母掙錢很辛苦嗎?”
博主耐心地給父母解釋,不是她不想買火車票,而是4月30日的火車票全是已售空,只剩下高鐵票回家了。
況且,4月30日早上她還有課,更加趕不上坐火車回家了。
但她父親依舊怪她是在亂花錢,繼續說:
“那你就第二天再回來,著什么急,反正你回來也是玩!
咱們就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能省一點就是一點,不要亂花錢,不要回來就要坐高鐵,票多貴啊!”
面對父親這種病態的節儉教育,博主真的非常不理解,她又不是經常坐高鐵回家,一個學期也才一次而已,為什么非要節約到骨子里去呢?
后面,不管博主怎么給父親解釋,父親仍是一句話沒聽進去。
甚至,還給她發了一張火車票的截圖,并說道:
“養你是我們的責任,但是你不能禍害我們啊,話我就說這么多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所以,博主就想問:“難道她五一坐高鐵回家真的是禍害嗎?”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嘲諷道:
“很神奇,這種家庭養出來的小孩怎么會這么戀家呢,我有個同學也是,牙疼她爸讓她堅持別在大城市看病,她想回家必須坐火車不能坐高鐵,就這樣,在臨近考研的時候她還回家住了兩周,受了一肚子氣回來……”
“你家人說的對,你就非要回去一趟你這個所謂的家嗎?你必須要長大了。”
“養不起孩子就別生,火車票才46塊,高鐵票才多少錢啊?一百塊都給不了孩子嗎?”
你說,作為一個父母,連100塊的高鐵票都計較的人,怎么能讓孩子承擔得起大事和大福報呢?
一個良好的教育理念,從來不是父母有沒有錢,而是父母的胸懷大不大,格局大不大。
正如俞敏洪曾說的一句話:
“一個在斤斤計較的家庭里走出來的孩子很難胸懷博大,也很難在一個世俗的家庭里發現一個清純的孩子。”
深以為然。
如果孩子從小就把自己當成一個“窮人”,她一輩子都會是個“窮人”。
父母病態的哭窮教育,只會對孩子造成很多隱性的傷害與影響。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個:
中,媽媽帶著孩子去超市購物,孩子想買一瓶4塊錢的飲料,結果卻被媽媽拒絕了。
不但被媽媽拒絕了,還無情被狠狠上了一課。
媽媽教育孩子道:
“四塊錢一瓶飲料?太貴了,我們可以回家喝白開水,干凈又健康。媽媽也不是說不給買,而是你現在還是一個沒有賺錢能力的孩子,不能來超市看見什么就想買什么,咱們也要看價格,畢竟咱們的消費水平在那里,咱們不用跟別人比”
為了4塊錢,卻把孩子的尊嚴丟在了貨架上。
她明明可以教育孩子買東西要看價格,也可以教育孩子要合理消費,但卻一直重復讓孩子感到自卑的話語。
網上有個男生說:
他一直很渴望能出省旅游,打算在畢業的時候來個畢業游,多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
于是,在畢業前的兩個月,他便開始計劃著攢錢去旅游。
不僅如此,他還利用課余時間去兼職送外賣,目的就是只想用自己的錢去旅游,而不是花父母的。
畢業時,他立馬前往湖南長沙旅游,買的是高鐵票。
但在回來的時候,他發現飛機票竟然比高鐵票便宜,且時間還短,他就買了飛機票。
然后坐飛機回家的路上,他拍下了許多美麗的照片,滿心歡喜地和媽媽分享。
結果,媽媽的回復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他感到無比失望。
媽媽看到男生去旅游了,非常掃興地來了一句:
“你在過富人的生活,爹娘過著地獄的生活”
媽媽的這一句話,直接把他在旅途中遇到的所有開心給全部澆滅了。
他覺得可能是自己不配吧,不配擁有快樂吧。
你說,難道這些父母真的窮到家里掀不開鍋嗎?
其實,有些家庭并不是真的窮,而是想控制孩子,讓孩子變得懂事,讓孩子學會節儉,讓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掌控在父母手中。
但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曾說過: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哭窮,不是教育,是投毒。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為什么不建議父母哭窮教育?”
其中,評論區有一個高贊回答:
“我們不跟孩子說節儉,因為節儉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匱乏感。
你看,你明明擁有這個消費能力,你就不要去遏制孩子的消費欲望了。
我們孩子在特別小的時候第一次坐飛機,買的是經濟艙,然后孩子問我們為什么不坐公務艙?
我們是直接對孩子說,我們的消費能力只能坐經濟艙,支付不了公務艙,如果我們的消費能力足以可以支付公務艙,那就可以直接去坐了。
這樣孩子就知道,原來不是他不配擁有,而是經濟條件不足以支撐這個消費。
所以,當父母不去刻意哭窮,那么等到將來孩子長大了,孩子也不會產生匱乏感的。
有過這樣的一個真實事件:
網上有個女孩說,她哥哥因為和同學玩鬧,不小心導致對方受傷,去到醫院后,得知手術費和住院費加起來是兩萬八,她哥哥崩潰了。
后面,由于她哥哥覺得家里太窮,付不起這兩萬八,便選擇跳樓自殺了。
可實際上,她家里并不窮,兩萬八不過是父母的一個月工資而已。
只是從小學開始,她父母一直給她們灌輸貧窮思想:
“家里很窮,父母賺錢不容易,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們讀書。”
所以那么多年過去了,她父母一直活在悔恨中,覺得如果不刻意給孩子哭窮就好了。
節儉是好事,但是過度的節儉真的是一場災難。
貧窮從來不是自卑的根源,因為貧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貧窮引發的“匱乏感”。
最后,還是那句話:
如果孩子從小就把自己當成一個“窮人”,他一輩子都會是個“窮人。
最壞的教育,并不是物質上的窮養,而是強調對比與差距的優劣,不斷提醒孩子“你的境況很糟糕”,這遠比窮養更糟糕。
所以,不要刻意窮養孩子。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才能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自信。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高見!
共勉!
我是,點個關注,每天都為你更新頭趣新知識!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