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援引塔斯社4月12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表示,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向中國輸送多少石油。對于如果美國對華石油供應降為零,中國會否購買更多俄羅斯石油的問題,魯登科說:“我認為,中國的行動首先將基于自身的國家利益。如果國家利益要求購買石油,中國當然會這樣做,這是我們中國朋友的選擇?!彼貏e提到:“中國需要多少石油,我們就準備提供多少?!?/p>
這個時間點非常敏感——正值美國對中國祭出新一輪高額關稅,同時試圖通過能源限制手段對中國發起“側翼打擊”之際。不久前,俄媒援引克宮內部消息稱,特朗普特使仍在游說一些盟國配合美國組建所謂“聯合艦隊”,在中東至馬六甲海域展開“清查扣押”行動,名義上是打擊伊朗石油走私,實則瞄準的是中國油輪。這是典型的“灰色地帶”操作,目標只有一個——破壞中國能源供應,逼迫中國在關稅談判中“就范”。而在這個關鍵節點,俄羅斯主動站出來,等于是明確告知中國:放心。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資料圖)
俄羅斯與沙特是我國原油的主要供應商,其次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而自美國進口石油,本就是性價比偏高而不占整體能源結構的主體部分。這一缺口,無論是國企自產,還是多從外部購入,都不會影響到能源系統的穩定運行。如今俄方表態,既是彰顯中俄友誼的象征,消除美俄聯手打造國際能源價格的假象,也是在“自我推銷”,透露著俄羅斯迫切對外出口能源的心情。
而俄羅斯的這一承諾在當前全球局勢下尤為重要。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對華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關稅戰,企圖用經濟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對中國的石油供應承諾,無疑為中俄關系增添了一層堅實的護盾。特朗普政府或許沒有想到,他們的一系列政策竟又將中俄,這兩個大國推得更加緊密。要知道,特朗普在面對貿易戰即將失去掌控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將焦點轉向中東產油國,通過施壓切斷中國的石油供應,來捏住中國的能源命脈。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近年來,美國向中國出口的石油一直在增加。但經濟學家預測,在特朗普政府挑起“關稅戰”后,加工美國原油對中國煉油廠來說將無利可圖,美國對華石油出口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降至零。美國彭博社援引數據分析公司Vortexa的數據稱,美國的石油出口對中國并非至關重要,今年前幾個月,美國供應的石油僅占到中國石油進口總量的1%左右。分析人士預計,中國可能從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中東國家購買更多石油,或從俄羅斯等國家進口更多石油,來填補空缺。
這種策略使得美國難以通過制裁手段來有效限制中國的石油進口,即便美國對華原油出口在未來幾個月降為零,中國仍能通過其他渠道獲取充足的石油資源。再比如,中俄之間的陸上石油輸送管道為中國提供了穩定的供應保障,這條管道的存在使得美國難以在陸地上對中俄能源合作構成實質性威脅。即使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二級關稅”,也無法阻止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反倒是美國向國際航道派兵的行為,對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構成了威脅,激起了眾多國家的不滿。
中俄石油管道(資料圖)
特朗普試圖用暫緩對世界各國征收巨額關稅,來迫使各國“孤立”中國,然而現實卻恰恰相反,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的蠻橫無理和反復無常,而中國則一如既往地堅定開放,和世界各國都發展友好的經貿合作,誰是真正能夠依賴,能夠信任的伙伴,各國其實都心知肚明。必定會有更多國家審時度勢,站在代表正義的中國一方。對始作俑者的特朗普來說,除了盡快改正錯誤之外,他其實已經無路可退,否則等待美國的很可能將是難以承受的巨大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