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河南醫療,一定要關注本號
長年無休,每篇都是精選
在北京,在首都的地鐵里,再次發生嫌棄農民工事件:跟要飯的似的一身灰。
當然,現場也有溫馨:一操著京片子口音的年輕女士制止,并主動要求換位置。這個61歲的男子也因為辱罵他人被拘留。多個媒體和鄭州地鐵表明立場。
其實,最讓我感動的還不是這些,而是這倆被嫌棄的農名工兄弟的“自信”:
一我身上有灰,我自覺沒往后靠靠背。
二你不樂意,你自個弄個座去。
特別是后一句,很明確的表達了“公理”:
一地鐵不是你家的,不是北京人的,是所有人的,我和你一樣。
二你不樂意,走的應該是你,而不是我。
相比那些乘地鐵時主動坐在地上,或者被指責后的不知所措,站起來回懟對方的壓迫感,才是正常的國民意識。
當然,除了個人性格,也是有歷史背景的:
一很多人從小就在城里打工。比如這個男子,我當時就猜測可能在北京或者其他城市打工幾十年了。不怯場。
二很多年輕人對農民工這個詞很反感,他們在用行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我不是農民工,我也不是農民,我是合法公民。這個回懟他的人已經64歲,三十多年里一直在城市做裝修工。
目前,因為出生率下降,除了北京上海等,基本都放開了入戶限制,市民身份對農民沒有吸引力。
而且,不少人盡管干的是刷墻掏下水道的活,也在城市買了房,收入并不比寫字樓的人低,更可能高于高不成低不就的老市民,也有了自信。
曾經,他們確實是“要飯的”,就是到城里討生活,還要東躲西藏。因為暫住證,有大學畢業生都被活活打死了!
說到北京,有個細節一直讓人很反感,和北京人結婚后想取取得戶籍比中國臺灣、美國都難:
北京,是全國人民的首都,而不是北京人的,希望盡快改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