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黃宗彥 每經編輯:楊夏
4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重磅發布《中國消費市場綠色低碳趨勢調查報告(2024—2025)》(以下簡稱《報告》),揭示綠色低碳消費市場四大趨勢并提出三大期待。同時,《報告》還公布了中國消費市場綠色低碳趨勢調查(2024—2025)“年度優秀案例”“年度十大案例”。
《報告》顯示,阿迪達斯、Babycare、博西家電、菲婷絲、益海嘉里金龍魚、美的集團、MUJI、萬豪國際集團、星巴克、優衣庫等企業入選年度十大案例。阿克蘇諾貝爾、百威中國、博世、ClubMed地中海俱樂部、飛利浦、蔻馳(COACH)、立邦中國、完美公司、藥師幫、洲際酒店集團等企業入選年度優秀案例。
消費韌性凸顯,服務經濟成核心引擎
2024年,堪稱是消費市場政策大年。在國家層面先后出臺的一系列擴內需提振消費相關政策推動下,我國消費市場實現平穩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彰顯了內需韌性。
在全面提振消費市場的大背景下,中國消費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變革。
政策強刺激疊加技術臨界突破,耐用消費品迎來置換浪潮。數據顯示,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推動2024年12月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激增39.3%。同時,隨著居民綠色環保意識增強,以綠色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綠色商品成為消費新熱點,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攀升至47.6%。2024年,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和廚房電器等市場的智能產品零售量占比均超過50%,其中電視、空調、空氣凈化器等智能產品的市場滲透率已超75%。
在日常消費品領域,消費者“既要線上即時性、又要線下體驗感”的復合需求,注重健康、便利和情感連接催生出即時配送、直播購物、倉儲體驗店等融合場景,推動全渠道零售成為主流模式。實體零售加速數字化升級以應對這一趨勢,倉儲會員店通過精選商品與沉浸式購物體驗實現兩位數增長,布局即時零售的便利店增速提升至4.7%。
低碳轉型路線圖:從產業實踐到價值共識
每日經濟新聞品牌價值研究院于2023年開啟消費行業綠色低碳趨勢調查,采用“實地走訪+企業公開數據比對”的調查方法,并按“創新”“價值”“影響”三大維度構建評估體系。作為連續兩年開展的權威調查,本項目征集覆蓋20余個重點行業,近百個全球知名消費品牌。
2024—2025年度調查主題為“低碳引領,綠色新潮”。所謂“低碳引領”,是以碳中和目標為導向,通過政策設計、技術創新與標準牽引,將低碳理念深度嵌入產業升級與消費轉型。而“綠色新潮”則聚焦以可持續生活方式為內核,通過市場培育、文化創新與公眾參與,將環保實踐轉化為社會潮流,推動綠色消費、共享經濟與循環模式成為年輕世代的價值選擇與時尚符號,重構經濟發展與社會文明的生態底色。
總體而言,在經濟環境、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消費者行為已悄然發生了變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低碳消費開始轉化為身份標簽,綠色消費也逐步實現了從“理念倡導”到“成本優先”的關鍵轉變。接下來,品牌如何靈活應對消費分層,平衡創新與成本,并通過數字化和低碳戰略與消費者建立長期信任,將是必答題。
掃描二維碼閱讀《中國消費市場綠色低碳趨勢調查報告(2024—2025)》
消費行業加速綠色轉型,領軍企業探索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
調查顯示,多家行業的領導企業在全產業鏈降碳、循環經濟、綠色技術協同及供需行為重塑等方向探索綠色轉型,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
首先,企業定位于全產業鏈系統性降碳,從生產到消費形成低碳閉環。例如,金龍魚創新循環經濟、綠色精準適度加工等模式,大幅提高資源利用率,助力溫室氣體減排;立邦中國攜手產業鏈伙伴探索全價值鏈綠色發展;蔻馳(COACH)旗下子品牌Coachtopia以“Made Circular?”理念打造循環時尚產品;優衣庫推動服裝產業可持續轉型,致力于打造“LifeWear=Sustainability”新型服裝產業,把可持續發展融入到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MUJI通過綠色運營、資源循環與利用、綠色運輸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如OBP海洋再生素材系列的羊羔毛包和絎縫包回收12530kg趨海塑料用于商品制造、采用“零油漆”門店建筑以及呼吁消費者和員工共同參與資源回收行動等;博西家電內部成立了三大協同團隊(可持續發展團隊+能源管理團隊+減塑團隊)全面參與優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其次,循環經濟模式深化,企業積極推進“回收—拆解—循環利用”物理循環并已進階為“碳資產開發—共享—激勵”的價值循環。例如,阿迪達斯在中國通過舊衣再造項目,已累計回收3噸舊衣物;藥師幫針對自營業務中大量使用的塑料、紙類快遞包裝,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環保包裝管理制度,進行綠色包裝管理與循環利用項目推進;美的集團創新推出“美的家電回收閉路循環碳資產共享項目”,該項目開創性地將美的體系回收的廢舊家電,經專業拆解企業開發產生的1.3萬噸碳減排量,通過共享機制反哺產業鏈。
第三,綠色技術創新、減碳目標和標準認證三者協同驅動轉型。例如,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將環保融入企業發展戰略,制定發布專項管理制度,完成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通過綠電采購、光伏發電降低度假村碳足跡,并獲綠建二星認證;博世舒適科技推出i-Hybrid智能混動熱泵系統,提升家庭能源效率;阿克蘇諾貝爾設定了2030年碳排放減半目標;星巴克以科學為依據設定了到2030年碳排放和水資源使用各減少50%的初級目標,并計劃實現碳中和綠色咖啡。
第四,通過供需雙向行為重塑,企業加強與消費者聯動以共推綠色消費。例如,Babycare聯合愛回收發起母嬰閑置回收計劃,促進資源循環利用;FineToday菲婷絲也在國內大力推廣替換裝;萬豪國際從2024年二季度開始,集團在客房內實施可持續的客房備品,將客房內牙刷和牙膏進行獨立包裝,當賓客只需要使用一樣時,不用打開整個“牙具套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包裝浪費。
值得一提的是,菲婷絲此前發布的《個護用品替換裝趨勢白皮書》顯示,雖然中國消費者對于個護替換裝的認知度已達40%,但實際購買金額僅為1%。
這組數據說明企業不能將“綠色消費”停留在口號和倡議上,而是要對消費者需求進行更細致的觀察和剖析,同時,邀請消費者參與到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再到流通的全綠色生命周期,并持續進行深度交流以獲得需求端真實反饋。
《報告》對我國未來消費市場提出三大期待,分別是:期待更多消費者認同“綠色溢價”;期待更多行業龍頭企業協同產業鏈開放綠色技術專利,降低準入門檻;期待更多企業加入產品碳足跡管理和披露。這三大期待共同指向一個確定性方向——通過供需兩端協同效應,加速構建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全鏈條的綠色經濟體系,為中國消費市場向綠色低碳轉型注入持久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