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跳槽難不難」
這話說的,最近幾年哪年不難呢?但其實也沒有難到冰封的程度,只不過是供需錯配現象比較嚴重。企業還在招聘,也有需求,也沒有說要求高到那么離譜。但就是相對比較優秀的人普遍求穩,窩在原地不出來。但真的優秀的話,出來面試拿幾個offer然后相互比較哪家喊價高,身邊也有真實案例
所以說跳槽的實際情況,有點像全國的樓市,已經相當分化了,變成了一個小馬過河的問題。你很難從廣義大眾口徑中找到答案,只能從身邊相似水平的人群那里獲取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了
但我親測的一個體會是,35+也有活路,我去年就是頂著35+漲薪跳槽的。但路多不多,我自己不好說,不能以偏概全。不過我是看到市面上說的另一句話:40+就完全沒人要了。到時候再說吧~現在這個市場變化快且大,打好今年這份工再說
「我的收入高不高」
經常看到有網上曬薪資的,所以咱們數據崗位的薪資到底多少算ok?我從一篇文章看到一個比較客觀的總結,也推薦大家看看:。稍微強調下,這篇文章里列出來的數字,僅僅是中大廠視角,并不是行業全貌,可以當成一個鞭策激勵,別太焦慮
然后再聊聊兩個常見的、道聽途說的薪資渠道:脈脈、獵頭:
脈脈,你就當成異常值大集合就好,有真有假,那種高的離譜的也不好說一定就是假的,但千萬別因為這個焦慮。咱搞數據的,要合理看待異常值;
獵頭,你就當成Top20-30%好了,別當成中位數or均值。本來放給獵頭的崗位就都是有一定招聘難度的,自然薪資也相對高一些。獵頭們總結的行業崗位平均薪資,通常是屬于比較優秀水準的,可以偶爾用這個對焦一下
「這份工作沒意思」
我干了10年數據,坦白說我覺得任何工作都沒什么意思了。你可以說這個工作有挑戰性,但本質上不過都是操控更復雜的事物而已。我們小時候操控玩具,剛入行的時候只能操控一個小業務or一個小功能點,資深一些后可以操控更大的業務or更復雜的系統。But so what?操控帶來成就感這個模式,至少我是不認可了,我現在認可的成就感模式是:做個對世界有價值的人。這里的世界既有人類社會,也有更廣義的地球。我目前實踐過的途徑比如通過寫書和文章分享職場經驗思考、每天參與個公益捐款等等
但我不會覺得工作不必要,它一方面可以掙錢養家,一方面可以通過工作中的外部刺激給自己帶來一些能力和心態層面的增益。大部分人都沒有什么主動性的、都是懶的,如果沒有工作中的外部刺激,大家也基本很少會主動給自己創造刺激,長時間也就會陷入停滯狀態。小部分積極主動的人,反倒不那么需要工作的這重價值。大家自行評估吧
「要不要努力混個嫡系」
可能大環境不好,一邊很多人假裝躺平,一邊很多人開始尋思怎么從工作中找杠桿,比如混個嫡系當是不是就可以旱澇保收了?但其實嫡系不是努力就能混成的,我感覺關鍵還是看年紀和時機
剛畢業的白紙新人,更容易成為直系領導的嫡系。畢竟誰也看不透一個歷經滄桑的人內心想啥,看不透索性就不看了,找能容易看透的就好了,這種信任構建的效率更高;
老點也不是絕對不行,要是能趕上共患難,也可以。在艱苦的環境下背靠背戰斗過的戰友,信任自然也是長期的
現在大環境變差了,嫡系也不是過去那種可以躺贏的狀態了,而是優先上桌優先挑菜,但剩下的還得看自己。畢竟很多泥菩薩自身都難保了
「60分的領導」
說到泥菩薩們,有一次跟朋友聊天,大家都感覺升級換代的風終于吹到領導干部階級了,只不過并沒有基層那么猛烈。具體表現就是確實淘汰了一批明顯不行的,但留下的也不見得就是明顯行的
咱們稍微量化一下,感受上就是如果滿分100分,一個崗位對領導干部的要求是80分水平,那么目前淘汰掉的是40分的那批,留下的也還有大把是60分左右水平的人。甭管怎么說,總算是進步了。但要想整體換代升級到80分,等60分的菩薩們集體退休再說吧
「其實我們都缺一個機會證明自己」
公司里的明星個人,能力固然重要,但絕對都少不了天時地利人和。“績效往往在分配工作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了”——像類似這種職場厚黑學言論雖然不是全部,但也頗具現實意義和代表性。所以很可能不是你不夠強,而是你先天就缺乏那個機會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在公司里等不到那個機會,那就不妨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比如將自己的職業過往思考寫本書,當成是自己的長簡歷(這句話是從小韓師姐那里get的);比如搞的自媒體賬號,做到一定的規模,且總結出一套唬人的方法論。總之就是有自己的作品,且這個作品是獨立自主可控的
寫到這里我忽然又想到:其實職場也不是你能力強就一定能過得好的......哈哈哈,看命、看性格
「別一時沖動就搞線下創業」
小飯館、咖啡廳、書店、花店這種時尚單品,最好還是留給有充足資源的人吧。咱別頭腦一熱就創這種業了,很多時候互聯網思維搞實體經濟,不是降維打擊、而是空降冤種。我雖然也還沒實戰操練過,但看了2-3本類似的書(《如何開一家小而美的店》等),可以總結一些內容供大家冷靜參考:
首先,明確目標。不要被前些年互聯網的平臺模式宏大敘事迷惑雙眼,普通人搞線下創業,開個年盈利20w左右的小店,就足夠優秀了
其次,端正心態。第一次開店大概率是要失敗的,不吃前幾個饅頭、是不可能直接吃最后一個饅頭而吃飽的。同時,開店之前最好先準備 1-2 年,對行業形成最基本的認知,了解這門生意在水下的部分
然后,先做試驗。直接開店還是成本太大,不妨線下練攤兒,成本低又靈活,還能測試自己的產品到底有沒有人買單;或者更簡單些,直接在朋友圈搞私域經營試試水,收集一波種子用戶和反饋,快速試錯,不行就提早換方向最后,掌握方法
線下開店核心要想清楚 8 個點:1)面對的群體是誰2)店鋪在他們心目中的位置如何3)產品要做到怎樣顧客才滿意4)價格定多少才合適5)店開在哪里顧客才找得到6)裝修的怎樣顧客體驗才會好7)利用什么方式才能把信息高效傳遞到顧客那里8)什么樣的運營模式才能使開店賺到錢?
來源 | 古牧聊數據(ID:GuMu-Data-Talk)
作者 | 古牧君 ; 編輯 | 呼呼大睡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