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2025CFPL(穿越火線職業聯賽)春季賽總決賽在山東濟南融創體育中心落下帷幕,KZ.斗魚戰隊經過5局鏖戰,以3比2擊敗EP.快手戰隊,捧起隊史第一座冠軍獎杯。
KZ.斗魚戰隊3比2擊敗EP.快手戰隊,贏下了隊史首個冠軍獎杯。
CF的賽場永遠精彩
“兩個月前想都不敢想,其實進入總決賽的那一刻也根本不敢想……”一如隊員徐能說的那樣,KZ.斗魚的這個冠軍來得太不容易,自始至終都伴隨著逆風翻盤的注腳。
常規賽中他們1勝6負開局,兩次面對EP.快手也均告失利,但進入季后賽階段,KZ.斗魚似乎找到了狀態,接連擊敗EDG.斗魚、Q9.快手、白鯊.斗魚和成都AG,出人意料地以一串四闖入決賽。
即便如此,這場總決賽中,KZ.斗魚面對老對手EP.快手也長時間處于下風,0比1、1比1、1比2、2比2…… 在大比分上處于追趕者的角色,尤其是第四局KZ.斗魚一度被對手將比分拉開至7比2,一度讓現場觀眾認為比賽就此塵埃落定。
絕境中KZ.斗魚連追8分直至扳平比分,決勝局,心態逆轉之下,幾個月前剛剛贏下世界總決賽冠軍的EP.快手也有些hold不住了,最終KZ.斗魚10比4收下比賽。
隊員高源峰獲得本次賽事FMVP。
“也沒想過我們怕誰、不怕誰,上去干就完了,從季后賽階段我們就說了,要不留遺憾,別的什么都不管了。”這是賽后當選FMVP的高源峰拋下的一句話,詮釋了全隊上下的拼搏精神,相較之下,傳奇選手、如今EP.快手俱樂部的管理者馬哲賽前也一語成讖,“電競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其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當然,無論誰執牛耳 ,這場總決賽的觀眾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從下午大約四點半戰至晚間9點,整整4個多小時,濟南融創體育中心座無虛席,所有觀眾被緊張刺激的比賽牢牢釘在了座位上。賽后,一位從浙江遠道而來的觀眾直言:“這場比賽看得值。”盡管未能如愿拿下冠軍,很多EP.快手的粉絲也都表示:“雖然有遺憾,但比賽打得精彩,還會一如既往支持戰隊。”
春決是一個縮影,作為一個相對古早的電競項目,穿越火線一直以來都保持著極強的競技性和觀賞性,也因為這樣硬核的基因,從2012年誕生以來,走過十數載,在電競項目百舸爭流的當下,穿越火線電競依然擁有忠誠的粉絲和最火爆的現場。
CF懷舊模式上線成為當下電競迷們熱議的焦點。
懷舊背后是面向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回饋粉絲一直以來的支持,穿越火線4月21日在游戲中推出懷舊模式,此番總決賽賽前,白鯊、馬哲、年鵬等10位嘉賓還一同奉獻了一場5V5的懷舊模式“明星校長表演賽”,引得現場觀眾大呼過癮。
關于“懷舊模式”,馬哲直言不諱,就是他們那代人的青春,“2009年的武器(裝備),現在還能用到,就讓我想起自己之前打比賽的日子。”年鵬也感嘆:“我們這一代人都已經成家立業了,懷舊模式的上線,能讓我們這個年紀的老朋友再聚一聚,找一下當年的自己。”
總決賽之前,懷舊模式1.0的預約量已經突破800萬,老玩家與穿越火線之間的黏性可見一斑,參加表演賽的年鵬和馬哲更是從現場觀眾的反應中找到了久違的那份做選手的激情。
傳奇選手年鵬在“明星校長表演賽”中登場。
馬哲坦言,聽到全場的歡呼,感覺頭皮都有些發麻,“一下子被帶入到(以前打比賽的)那個畫面,聽到這個歡呼我現在還想打總決賽。”年鵬感同身受,“聽到主持人在報我的名字,聽到大家的歡呼,內心是很有觸動的,很多觀眾朋友還記得我、認識我,心里面特別舒服。”
因為穿越火線存在的時間很長,網絡上的評論中一度會看到“會玩cf的老玩家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吧”這樣的調侃,平心而論,穿越火線的粉絲平均年齡確實較大,他們也不是網絡上最活躍的那個電競群體,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在每一個重要的節點來到現場為自己心中曾經的英雄和現在的偶像吶喊助威。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從現場觀眾中看到許多年輕的身影。
交流中,年鵬指出穿越火線是一個貫穿了三代人的游戲電競IP,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除了游戲產品的可玩性之外,又回到了電競最硬核的一環——賽事的含金量。
CF電競的精彩賽事是吸引一代又一代粉絲的關鍵。
作為前輩,馬哲和年鵬都經歷了選手、主播、俱樂部管理者等多重角色的轉換,一路走來,他們對于穿越火線電競的生態看得最為真切,兩人當下的表達異曲同工、不謀而合。
“賽制方面越來越完善,會根據用戶體驗進行賽事規則的更新,比賽更為均衡,每一個隊伍都有競爭力,比賽始終有懸念,選手們打得更有激情,觀眾看比賽也更有激情……”
無獨有偶,《穿越火線》系列發行制作人陳侃曾經在采訪中也談到,完善的賽事體系是穿越火線電競多年來持續穩定增長的最根本因素,產品需要電競化的思路。
透過春決,這一切都得到了最具象化的體現。十數年前,穿越火線是中國電競曾經的拓荒者,十數年后,穿越火線也能成為當下的弄潮兒,從未拿過冠軍的KZ.斗魚以最嘆為觀止的方式拿到了冠軍,這分明就是穿越火線生命力最張揚的詮釋。
眼下,春決舞臺上的懷舊模式讓我們可以回眸CF電競的流金歲月,那么今年的百城聯賽中加入懷舊模式賽道則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懷舊”不只關乎情懷,一幫40歲的選手去打比賽注定帶感,而通過新老玩家齊聚一堂,打破電競的年齡圈層,輻射更多的受眾,更是穿越火線完善賽制乃至長期主義最生動的體現。
這些年來,穿越火線賽事一直在向著更好的方向做優化,如果要在諸多改變中尋找“不變”,馬哲的一句話發人深省,“不變的就是穿越火線這四個字!”這四個字代表什么?在不同時代的玩家和觀眾、不同的個體心中,答案或許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恐怕能夠成為共識:穿越火線的賽事永遠精彩。也正因為此,一個電競項目不曾在時光荏苒中被冷落,反倒歷久彌新,眼下“懷舊”絕非終章,而是邁向更好未來的序曲。
澎湃新聞記者 陳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