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春末夏初,我媽那句“別亂補,容易上火”就又成了耳邊常駐bgm。其實這個時節我也有點疑惑——明明春天風大干燥,按理說進補沒錯,可為啥家里老人總說“不能亂補”?漲知識了,這才明白,春夏交替,身體陽氣漸升,猛地補一口油膩大肉反而傷身,輕補才是正經事。
這點我可是吃過虧的。有年五一小長假,朋友聚會來了一鍋老火牛骨湯,圓桌一圈人誰也沒客氣,結果第二天嘴上起泡,胃口全跑沒影。后來上網查,春夏之間身體本來就容易“濕熱夾雜”,太滋補的東西吃多了,虛不受補不說,還真可能“上火”。家里老人講的那些“老黃歷”,其實還真是生活的智慧吶。
我給大家湊了幾道家里常吃的輕補菜,每周換著做,四世同堂都說中。真假不吹牛,都是反復驗證過的“全家受益”。
小蔥拌豆腐就這么簡單——嫩豆腐切片、用開水沖一遍,撒上切好的小蔥末、鹽、香油、醬油或蠔油,點綴點辣椒面。清潤口感,補充蛋白,幾分鐘就端上桌。吃慣油膩的朋友試試,頓時清口又開胃。
萵苣肋排湯萵苣現在最嫩、肋排選軟骨多點的。焯水后加蔥姜,鍋里加足清水、燉到肋排剛剛離骨,最后萵苣滾兩下就出鍋,湯色碧綠,帶點肉味但很清爽。娃娃和老人都愛,而且萵苣利尿通氣,肋排補鈣,誰喝誰舒服。
黃豆芽燉雞塊土雞腿剁小塊飛水,黃豆芽擇凈去根。熱油爆香姜塊,雞塊炒到變色,加料酒、加水燉熟,再倒入豆芽,小火十分鐘關鍋。湯里鮮味成倍提升,雞肉嫩滑,豆芽吸了鮮湯,真是春夏補虛首選。
絲瓜蝦仁絲瓜去皮切厚片,蝦仁劃幾刀用鹽抓勻去腥,下鍋用少許姜末爆香,絲瓜后放,翻炒出汁、加點清水,鹽一撒就熟。成菜翠綠稠潤,蝦仁脆彈,補充微量元素和蛋白,最適合沒胃口的人。
菠菜炒豬肝豬肝切薄片清水反復漂凈,菠菜切段,豬肝用生粉腌幾分鐘。開鍋快炒,豬肝一變色就撈起,下菠菜炒至斷生,和豬肝一起再加點料酒鹽,盛盤。豬肝補血,菠菜通便,兩口下肚,疲勞一掃光。
山藥百合粥大米淘凈加水,山藥削皮切小塊,百合用干的泡發(我有時候也買鮮百合),一起入鍋,熬到粘稠,粥面泛濃白,加點冰糖調味。溫和滋補,潤肺安神,一碗下肚全身都是暖的。
說點選菜小竅門。豬肝新鮮最要緊,千萬別圖便宜買發黑發黏的。百合分干貨鮮貨,我覺得鮮百合好吃一些,但要趕早買。絲瓜挑身直皮嫩的小個頭,黃豆芽根要短、色澤清亮。豆腐現在新鮮味兒最好,不要挑那種發酸的。
我家以前也試過給老人和孩子補點人參湯、鴿子燉鮑魚啥的。結論就是:不合時宜,吃了反倒鬧腸胃。而且入夏濕氣重,這會子吃點綠葉菜、豆制品、小雜糧,反而少負擔,更健康。長輩的經驗不可小覷,“順時輕補”才不負大好春光。
吐槽一下,現在超市常常主推各種補品禮盒,動輒成百上千,說是“全年適用”。但說實話,我真沒在春末夏初“缺口福”,就靠點家常菜足夠了。倒是希望以后商家能多上一點健康又便宜的新鮮雜糧、豆制品,別總盯著保健品的高價標簽。
所以啊,我的建議就是:這個時候啊,不用瞎琢磨啥靈芝燕窩、野山參大燉盅,不如三五樣應季鮮蔬和家常的雞魚肉蛋,吃得清淡、補得穩當,全家舒舒服服,才是人間煙火的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