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平時在日常生活,偶爾會說到自己胃疼,但是卻很少有人會說自己天天都肝疼,這是因為肝病總在悄無聲息的狀態中侵犯人的身體,慢慢的吞噬掉原本健康的肝臟,所以一般等到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那到底怎么保護自己嬌嫩的肝臟呢?其實肝病的罪魁禍首是“它”!
首先要知道肝病的表現是怎么樣的,其實得了肝病不一定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不同的病灶和來源,很多早期或者輕微癥狀就是不會感覺到疼痛的,所以來看看得了肝病一般會有哪些表現吧。
一般來說,臉色發黃、尿液也發黃就往往和肝病有一定的關系,還有的肝病患者會出現一定的出血情況,不僅僅是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牙齦出血,甚至可能排便的時候有帶血的現象,并且比較難以止住。消化問題也是肝病患者常有的困擾,反胃、嘔吐等等都比較常見。
人們一般說到傷肝,都會聯想到吸煙和飲酒,尤其是因為酒精肝的存在,更是讓人嚇到聽酒色變,其實有這樣的一類食物,它們的食用方式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話,可遠遠比吸煙和飲酒肝病的影響更大。
這個罪魁禍首就是吃剩菜!準確來說是菌類食物的剩菜,例如木耳、蘑菇、銀耳等等,一到天氣熱的時候,大家都喜歡把它們簡單焯水然后拌成涼菜食用,吃起來清新爽口,如果菜里有魚有肉還能幫著解膩,可以說大人小孩都愛吃它。
可是如果拌多了,剩下的有些人不舍得扔掉,這時候就會黃曲霉素鉆了空子。因為這些菌類的食物,其實自身是不會含有毒素的,但是因為多半是干貨所以需要加水進行泡發,夏天炎熱所以霉菌滋生的比較快,而泡發的時間過長,就很容易產生黃曲霉素了。
黃曲霉素是“臭名昭著”的有害物質,而復雜過濾并且排出毒素的肝臟如果不小心攝入了大量黃曲霉素,就會增加肝臟負擔。尤其是肝病患者本能代謝能力就有所下降,更是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很有可能吃完上吐下瀉,最后痛苦不堪只能去醫院就診。
體內寒濕之氣多,陰陽失去平衡,膽囊收縮功能減弱,膽汁減少,食物停留過久,不能充分分解代謝轉化為人體所需營養,出現人體免疫力下降,部分膽汁逆行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憑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的不適情況,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于膽,咽為之使。膽汁和毒素是肝分泌和分離出來的,通過膽囊收縮排出體外,膽不好,就會使得部分膽汁和毒素滯留肝內,影響肝的正常代謝,繼而導致肝的局部損傷,短期是感覺不到的,其會自行修復,根源在膽,膽調養好了,肝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不可小瞧膽囊,作用大著呢,閑暇之余到附近田間野地溝旁挖些灌南苦菜,產自于江蘇蘇北灌南等地,用時加紅糖適量,溫飲,平時食東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盡量早點休息。早飯得要吃。
不過也不要聞霉色變,其實只要正確的食用,并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只要注意吃這些菌類食物時,一定要本著現吃現泡發,吃多少就泡發多少的原則,即使有剩余也要丟掉,不能留著第二天繼續食用,避免自己吃出肝病來。
除了注意飲食以外,如果萬一攝入了大量隔夜的菌類食物,一定要注意觀察自己的狀態,如果出現反胃、嘔吐、乏力難忍、腹瀉不止的情況,還是要及時聯系家人,迅速去尋求專業醫生的指導和幫助,避免延誤病情對肝臟產生更大的影響,以至于轉變為不可逆的肝病,就實在太得不償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