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4月21日,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報道稱,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后,特朗普表示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赤澤亮正卻直接打臉,聲稱“日本與美國未能立即達成協議”。這一戲劇性的反轉,瞬間讓日美貿易談判的局勢變得撲朔迷離。
從談判現場來看,赤澤亮正的態度可謂強硬至極。他明確表示日本希望美國全面撤銷日本制造的汽車、鋼鐵、鋁制品及10%的美日互惠關稅,并多次強調這是日本絕不能讓步的底線。他直言美國總統特朗普極具耐心、善于傾聽,但美日之間仍存在巨大分歧,現階段根本不可能立即實現協議。這種毫不留情的表述,無疑是對特朗普的一次重大打擊。
日本此次的強硬態度并非毫無緣由。長期以來,日本在日美貿易關系中一直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承受著美國的各種貿易壓力。此次特朗普的漫天要價,讓日本當局看清了其本質。日本選擇以拖待變,一方面觀察美國國內的變化,如6月韓國總統選舉后的局勢、美債到期情況以及美國離開中國制造商品后的經濟狀況;另一方面,也在等待中美博弈的結果,試圖在中美之間尋找更有利的立場。這種策略既體現了日本的謹慎,也反映了其在國際貿易格局中的無奈與掙扎。
特朗普關稅大棒失靈:漫天要價難服眾,各國“見招拆招”
特朗普在日美貿易談判中的表現,再次暴露了其貿易政策的短視和盲目。他一心想要日本“跪下”投降,卻沒想到日本會如此強硬地反擊。對于特朗普來說,買美債或許還有談判的余地,但汽車零關稅幾乎不可能,農產品零關稅更是天方夜譚,禁止日本做中國轉口貿易更是日本無法接受的。他所提出的這些條件,無一不是沒譜的事,本質上還是想讓日本買美債。
然而,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打得再響,也難以實現。在這場全球性的關稅大戰中,各國都在為自身利益使出渾身解數。日本代表團能跟特朗普面對面談,本身就已經算“贏了”,所以在談判中自然要強勢一些。而其他國家也在積極應對美國的關稅大棒,尋找各種突破口。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4月21日的報道也揭示了美國在關稅戰中的困境。美國白宮預計,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將導致供應鏈緊張,特朗普下屬官員已經在討論成立工作組來緊急處理這些問題。美國藥品、半導體、電子設備和關鍵礦物(稀土)可能面臨供應壓力,這無疑給美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看似強硬,實則是在給自己挖坑,最終可能會讓美國陷入經濟危機的深淵。
貿易博弈背后的政治算計:日美各懷心思,中美角力升級
日美貿易談判不僅僅是經濟利益的爭奪,更是政治算計的較量。日本希望通過貿易談判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國際地位,同時也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而美國則試圖通過貿易政策來鞏固其全球霸權地位,遏制其他國家的發展。
在這場博弈中,中美角力也在不斷升級。中國對美國的一系列反制措施讓美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美國根本還不了手。特朗普連烏克蘭戰爭都擺不平,更不用說在貿易領域與中國抗衡了。日本送給特朗普的大阪世博會吉祥物金色存錢罐可能是中國制造,特朗普回敬的一頂“maga”帽子也是中國制造,這一細節似乎在暗示著美國離不開中國制造的現實。
從更深層次來看,日美貿易談判的走向也將受到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如果中美之間的博弈持續升級,日本可能會更加傾向于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或者尋找新的合作伙伴。而美國如果繼續堅持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不僅會損害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也會進一步削弱其在全球的影響力。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