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校探中考探校行”首站走進廣州市培正中學。
逛校園過程中,家長們看到培正學子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
毓社金禧亭。
南都訊 在學校日常上課期間,親臨“夢校”感受學生學習、活動的真實校園氛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4月17日,在2025年廣州中考招生季來臨之時,“南都校探中考探校行”正式啟動,首站來到有136年歷史的廣州市培正中學。學校教導處主任、老師為南都探校團開展有針對性的宣講,還帶領家長們逛校園、進行一對一答疑。當天是工作日,家長們還一睹學生們在校學習生活的真實情景,并在午飯時間與同學們一同在食堂就餐,為擇校提供了具體可感、有價值的參考。
百年名校硬核更新
把初三年級教學樓改建成宿舍樓
當天上午10點,探校團跟隨著廣州市培正中學教導處主任林志杰的步伐,首先來到位于校園內的“美洲樓”,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宣講。“美洲樓”是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像這樣的歷史文物建筑,培正校園里有十棟。”林志杰向探校團介紹道。
林志杰提到,在2024年高考中,培正中學的升學情況凸顯出了強勁的加工能力。與此同時,校園雖然已有百余年的歷史,但為了給同學們更舒適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硬件設施在持續(xù)更新升級。
今年,培正中學新高一年級的宿位增至520個,“我們把初三年級的教學樓改建成宿舍樓,對宿位進行了擴充。預計能夠滿足新高一所有學生的住宿需求。”在食堂方面,學校擁有四個功能不同的食堂,支持千人同時就餐,配備空調及智慧點餐系統(tǒng),打造“留住胃”的溫暖校園體驗。
林志杰強調:“培正不只是有歷史底蘊,我們也在努力打造新時代的教育品牌。我們主打性價比,在市中心黃金地段,提供的不僅是優(yōu)質教學資源,還有更靈活的成長選擇。”據(jù)悉,培正中學將于5月5日舉行校園開放日活動,屆時將有中大班、善正班展示學習成果,“歡迎家長帶孩子現(xiàn)場感受百年學府的風采。”林志杰說。
探最原味的校園
家長點贊:能看到學生真實的狀態(tài)
林志杰化身“導游”,帶領探校團一一參觀教學樓、宿舍、食堂、藝術樓、運動場,并實時講解校園基礎設施、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最新情況。家長們還圍繞培正的招生分數(shù)線、志愿填報建議、育人理念、食宿安排等問題發(fā)問,“林主任和學校老師都給予了非常詳細、耐心的回答。”其中一名家長說。
在逛校園的過程中,家長們看到了培正學子在運動場上朝氣蓬勃揮灑汗水的模樣,家長們還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校園各處的美景。
不少家長此次是特地請假前來參加南都的探校活動。家長陳女士表示,在聽完林志杰主任的講解后,她更直觀地感受到,培正不僅歷史悠久,校園的人文關懷、學習氛圍也很到位。陳女士還提到,能在真實的校園學習、活動場景中看到學生的狀態(tài),對家長、學生擇校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在學生上課的時候來探校,還有老師陪同講解,讓我對培正有了更深入和真實的了解。”
“培正非常出名,百聞不如一見。聽說南都有探校活動,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家長鐘女士特地從工作中請假趕來參加,她表示,與以往周末舉行的校園開放日不同,此次工作日的“小團”探校形式讓鐘女士連連點贊。“老師不僅和我們重點講解了學校歷史和招生情況,我們還能看到學生真實的學習、運動、就餐等狀態(tài),這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太棒了。”
參觀過程中,最打動鐘女士的是培正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學習氛圍,“培正的很多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濃厚。學生們也很朝氣蓬勃,校園環(huán)境非常好。”
中考招生答疑
今年總招生約648人 高中部將開設港澳項目
南都:入學之后是怎么分班的?
林志杰:今年預計招生12個班,其中有兩個中大班、四個善正班、六個平行班。入學之后學校將按照中考成績分班。高二選科后,將根據(jù)學生情況繼續(xù)設置中大班、善正班和平行班。我們會充分尊重每位學生的需求。
南都:學校今年的招生計劃是什么?是否有擴招計劃?
林志杰:與去年基本一致,總招生人數(shù)大約為648人。第一批次招特長生64人,第二批次招324人,第三批次招260人。
南都:今年培正中學的分數(shù)線大概能預估一下嗎?
林志杰:2025年培正中學的分數(shù)線預估與往年大致一樣,大約在第二梯度線往上10到15分。
南都:學校往年會錄到第二志愿嗎?第二志愿錄取還能進重點班嗎?
林志杰:往年錄取過少部分上了第一梯度線、第二志愿填報了培正的學生,總體而言人數(shù)較少。這些學生也有機會進入重點班。
南都:學校往年外區(qū)生招滿了嗎?非老三區(qū)的學生報考大概需要多少分?
林志杰:多年來,培正中學的外區(qū)生都沒有招滿,去年也同樣如此。去年外區(qū)生的錄取線是675分,本區(qū)是672分。
南都:今年學校高中會有港澳子弟班嗎?
林志杰:廣州市培正中學初中部設有港澳子弟班,高中部未開設,但將開設港澳項目。作為廣州市高校與普通高中協(xié)同育人的重點項目,培正與暨南大學在多方面深入合作,其中港澳項目是指港澳臺僑學生以非戶籍生身份考入讀培正后,高一高二在培正接受優(yōu)質教育,打好基礎,高三以自愿形式到暨大接受專門的培訓,考取中大等頂尖985,并沖刺清北。
統(tǒng)籌:尹來 游曼妮
采寫:南都記者 楊曉彤 葉斯茗
攝影:南都記者 梁煒培
視頻:南都記者 馬強
執(zhí)行:葉可可 麥毓軒 葉斯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