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菲海上爭端持續發酵、局勢再度升級的背景下,印度向菲律賓交付“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這一事件,無疑為南海本就復雜的局勢又添了一把火。據印度媒體4月20日報道,印度軍方人士證實,印度已按照合同約定向菲律賓運送了第2套“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系統。這一消息迅速在國際輿論場引發廣泛關注,各方都在密切關注這一舉動將如何影響南海地區的戰略平衡。
回溯這一事件的起因,2022年印菲簽署的采購“布拉莫斯”導彈協議是關鍵節點。當時,菲軍方以3.7億美元的價格,購買3套印俄聯合研制的“先進反艦導彈”。2024年4月19日,印度出動伊爾 - 76運輸機,向菲律賓運送了首套“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印度駐菲大使親自出席交付儀式,并承諾印度將對菲律賓提供“強有力的安全支持”。時隔一年之后,印度又向菲律賓交付了第2批“布拉莫斯”,這一次采用成本更低的海運方式。印度消息人士吹噓道,盡管關稅戰使全球供應鏈面臨嚴峻挑戰,但印度依然想方設法按約定時間交貨,這無疑是印度國防出口的“里程碑”,也是“印度制造”邁向“世界制造”的又一壯舉。
“布拉莫斯”入菲:實力與局限并存
從性能參數來看,“布拉莫斯”確實不容小覷。每套“布拉莫斯”系統包括移動發射器、雷達系統、指揮控制單元和配套的導彈。印媒稱,“布拉莫斯”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反艦導彈之一,速度高達2.8馬赫,射程為290公里,具備高度的精確打擊能力,可以擊沉包括航母在內的大中型水面艦艇,是當之無愧的“航母殺手”。菲軍在接收了導彈后,立即分配給了海軍陸戰隊,并部署到了巴拉望島,還將其視為“維護西菲律賓海(即南中國海)主權”的神兵利器。
然而,菲軍對“布拉莫斯”寄予厚望的同時,卻可能忽略了這款導彈在實際應用中的諸多局限。以目前的部署地巴拉望島計算,距離仁愛礁僅為200公里,距離黃巖島也不過240公里,在理論上都處于“布拉莫斯”的射程范圍內,再加上美軍部署在菲律賓的“提豐”中程導彈,以及剛剛進駐菲律賓的美軍“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菲律賓軍方信心十足,自認為具備了和解放軍在南海“掰腕子”的實力。但現實情況是,“布拉莫斯”的低空突防能力極差,嚴重依賴于GPS導航,其配套的岸基雷達觀測距離只有20公里,需要外部引導才能擊中目標。這意味著,就算“布拉莫斯”真有印度吹噓的那么先進,在菲軍手里也無法發揮實力。
菲軍“以武謀獨”難成氣候
菲律賓軍方想憑借一兩件所謂的先進武器,來扭轉中菲之間懸殊的軍力差距,這顯然是沒有認清自身的實力。在軍事領域,武器裝備的性能固然重要,但人員的訓練水平、作戰體系的完善程度以及戰略戰術的運用等因素同樣不可忽視。菲律賓軍方在接收“布拉莫斯”導彈后,雖然派出了一支21人的小隊前往印度進行培訓,并在2024年完成了全部培訓工作,具備了獨自操作該導彈的能力,但這與解放軍經過長期實戰化訓練、擁有豐富作戰經驗和高素質軍事人才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
從戰略層面來看,菲律賓在中菲海上爭端中采取的“以武謀獨”策略是極其危險的。南海地區是地區國家共同的家園,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菲律賓試圖借助外部勢力的支持,通過武力手段來改變南海現狀,不僅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也損害了自身的國家利益。一旦沖突爆發,菲律賓將面臨巨大的安全風險和經濟損失。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