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過后,夏意漸濃,華亭市神峪鄉蔬菜種植基地的蘆筍迎來豐收季,鮮嫩上市!走進神峪鄉蘆筍種植基地,一株株翠綠的蘆筍破土而出,莖稈筆直挺拔,頂端的鱗片微微卷曲,鮮嫩欲滴,村民們正忙著采摘、分揀、裝箱,田間地頭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近年來,華亭市神峪鄉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公司+基地+村集體+農戶”的運營模式,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該產業不僅帶動了村集體增收,更通過“家門口就業”的方式,讓群眾實現了“務農、顧家、掙錢”三不誤,這一特色產業已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我們村總共種了18棚蘆筍,種了三年了,今年長勢特別好,現在開始第一茬采摘,預計能摘300斤左右,總收入大概在3000元左右,能持續采摘到5月底到6月初。今年第一批蘆筍已經銷售給周邊的廠礦,后期會銜接鄉直單位和超市、酒店進行銷售。”華亭市神峪鄉吉家河村支書李建國激動地說。
蘆筍口感翠爽、富含氨基酸和硒元素,營養價值高,被譽為“蔬菜之王”,一年中可多次收割,種植效益高。蘆筍產業的發展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我家就在這附近,最近這個蘆筍成熟豐收了,正在采摘,我平時把家里活安頓下,就過來幫忙干點零活,掙點零花錢。”華亭市神峪鄉吉家河群眾韓志蓮說。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近年來,華亭市神峪鄉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堅持完善蔬菜產業鏈,不斷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從種植到銷售,從集體增收到家戶受益,神峪鄉的蔬菜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綠色銀行”,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據神峪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擺亞強介紹,神柳路蔬菜基地現有溫室大棚8座,拱棚91座,種植有蘆筍、黃瓜、辣椒、西紅柿等。按照公司化、清單化運營模式,預計整個基地年產值可以達到70萬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精細化管理和提升蔬菜品質上下功夫,努力做到讓群眾在蔬菜產業中持續受益,讓村集體不斷增收。”神峪鄉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擺亞強說。
(作者 王亞紅 編輯 鄧淑琴 審核 李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