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影集團主投主控的《密檔》4月21日正式殺青。影片講述了隱蔽在上海石庫門里的一段紅色傳奇,由上影導演鄭大圣執(zhí)導,張琪、賀子壯領(lǐng)銜編劇,袁弘、李妍錫等主演,美術(shù)指導吳嘉葵、造型指導王海婷、攝影指導顏代堯、聲音指導張金巖、龍筱竹和剪輯指導陳曉紅等共同創(chuàng)作。
袁弘與李妍錫飾演的主角夫妻表面上是弄堂里的尋常百姓,實則是肩負重任的中共地下工作者。“這部戲的總體要求是讓人物成為‘大海里的一滴水’,妝造完成后,走在馬路上,不會被別人發(fā)現(xiàn)這是演員。”王海婷介紹,《密檔》造型上最大的特點是“不化妝”,大部分演員包括男女主角都是素顏。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日前先后走入上影廠、上影車墩影視基地探班拍攝現(xiàn)場,了解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
《密檔》殺青
沉下心來打磨精品
《密檔》講述主角作為文庫保管員守護上萬份絕密文件的艱難斗爭,生動勾勒戰(zhàn)火中上海市民的眾生百態(tài)。3月10日開機以來,影片在上影車墩影視基地緊鑼密鼓地拍攝。4月18日,《密檔》劇組轉(zhuǎn)移到上海市中心,拍攝一場任務(wù)“交接”的特殊戲份。
電影《密檔》在永福路52號拍攝
走進永福路52號尋找“影棚”,原來就是那棟熟悉的西班牙風格花園洋房——上影文學部舊址,這里也被譽為上影的“初心之地”。在劇組改造下,一樓大廳里擺著一組歐式雕花的布藝沙發(fā),鋪著地毯,紅木茶幾上放了一盤新鮮的梨,儼然大戶人家的客廳。
攝影指導顏代堯坐在監(jiān)視器前,現(xiàn)場指揮攝影師調(diào)整焦距、落幅等。他年紀輕輕,已有《封神》這樣的代表作。在《密檔》劇組里,像這樣的年輕一代“幕后大咖”還有許多。
電影《密檔》劇照
一場戲拍攝到第7條,終于聽到導演一聲“過”。袁弘接過保溫杯喝口水,走到工作間里,跟來探班的上戲老同學交流最近的創(chuàng)作。他是第一次和上影合作,“我們提前15天進組、圍讀討論劇本,做生活訓練和即興小品等,演員同行們聽說后都很羨慕,覺得當下能有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太不容易了。”
影片設(shè)定的主要故事發(fā)生地“小沙度路52號”,來自對“永福路52號”的致敬。“這次我們回到上影初心地拍攝,希望傳承當年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沉下心來做好作品。”制片人徐景介紹,上影導演張建亞等不少“老法師”也來劇組探班,傳授經(jīng)驗。“大家都把這部片子當自己的片子看待,共同托舉這部作品。”
是生活而不是演戲
《密檔》突破傳統(tǒng)懸疑諜戰(zhàn)片框架,借鑒紀錄片的拍攝手法,細致還原1942年上海的時代風貌和生活質(zhì)感。
電影《密檔》劇照
為了還原真實感,上影在車墩影視基地復原了一整片老上海弄堂。記者4月20日走入現(xiàn)場,仍能看到煙紙店、“打鐵皮”鋪等當時的置景殘留。影片美術(shù)指導吳嘉葵也是業(yè)內(nèi)老法師,他覺得,《密檔》和以往作品不同的是,所有場景細節(jié)都要有生活痕跡。“我們的終極要求是讓人感覺到他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而不是在里面演戲。”
電影《密檔》劇照
主場景“小沙度路52號”是一棟三層帶閣樓的老式石庫門房子,美術(shù)組花了一個月進行改造,每個房間的布置、色調(diào)都根據(jù)不同人的身份、搬來的時長設(shè)計細節(jié),小到一口鐵鍋都要有使用多年浸出的油花。
主角房間有一個角落類似現(xiàn)代的淋浴間,其實是老式石庫門的“馬桶間”,這在以往同類作品中鮮見。“這是我們從小就見過的。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有責任去還原真實上海生活細節(jié)。”吳嘉葵說。
袁弘做了很多準備,不僅提前學習歷史資料,走訪當年檔案儲存地、地下組織活動地等,還要學會像當年的上海人一樣生活。“我們從生煤球爐學起,家中的道具、每天穿著的服裝都由我們自己挑選,我領(lǐng)帶上的褶皺都是自己打出來的。”他認為,“真實”是這部作品最動人的地方。
“踏入那個區(qū)域,就能感受到當年的生活氣息。”第一次拍攝紅色題材影片的李妍錫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慢慢理解了當年歷史人物的信仰和選擇。她以 “家常菜”來形容這部電影,“我們拍的是老百姓的日常,有人生百態(tài)和酸甜苦辣,常常拍攝時,看到幕后人員被情不自禁地帶動,在現(xiàn)場跟著笑,跟著哭。”
年輕人體驗“上海解放”
“歡迎解放軍!”4月20日,車墩影視基地4號棚外人聲鼎沸,一群特別的青年群眾演員通過《密檔》攝制組、上影集團團委發(fā)起的“我講-我演-我是”活動,參與《密檔》拍攝。來自18家單位的近200名各行業(yè)青年、高校學生飾演親歷上海解放的愛國青年,以參演電影的方式沉浸式感受那段歷史。
電影《密檔》主創(chuàng)與群眾演員合影
25歲的吳家興來自澳門,目前在同濟大學讀研。“當年的共產(chǎn)黨人為實現(xiàn)偉大理想付出青春,我也想傳承這份理想,為我們的家園出一份力。”
“我早上定了五點半的鬧鐘,但4點就醒了,能參加這場戲非常激動。”光明集團團委副書記、上海市貿(mào)易學校教師錢月亮指著“南京路”上有長尖頂?shù)男滦麓髽牵院赖馗車男』锇榻榻B,那里是光明集團第一食品百貨公司的前身,也是播報上海解放第一聲的地方。
各行業(yè)青年參演電影《密檔》
“我們家鄉(xiāng)有句諺語,要保存先輩的火種。當年地下黨員用生命保護這些文件,也是為了后人去留存。”海薩爾·吾爾列吾從新疆來到上海讀書、工作,是東方國際集團的員工。參與拍攝,讓他對如今生活的城市有了更多認識。
來自中科院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shù)研究所的張健說,“我演了一位留洋歸來、準備報效祖國的科學家,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期望。”一場戲下來,他對電影行業(yè)有了更深了解。“現(xiàn)場對細節(jié)的嚴謹把控,與我們做實驗時的要求一樣。”
各行業(yè)青年參演電影《密檔》
記者從上影集團獲悉,《密檔》殺青后計劃在上影昊浦影視基地進行后期制作。車墩相關(guān)場景將做布置改造后對外開放,并融入多元活動,有望帶給市民游客文旅商體展融合體驗。
原標題:《上影《密檔》殺青:演員“不化妝”,拍出老上海生活里的紅色傳奇》
欄目主編:施晨露 題圖來源:上影集團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鐘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