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稱,倒反天罡,房產中介開始考核銀行了。
- 這究竟是咋回事?
4月17日,一張房產中介公司給銀行開會,ppt展示考核內容的信息開始在網上流傳。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給銀行客戶經理的評價體系:指標,權重,指標口徑,賦分規則等等,還給客戶經理搞排名。
據說這家房產中介壟斷了當地的二手房業務,會上讓各個行去的領導致辭。
- 針對此事,網友們迅速圍觀,紛紛議論。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看法和觀點:
銀行機構太多太多,業務同質化太嚴重,一塊蛋糕是狼是狗都要趴上來啃一口,連國有銀行都要下沉去搶農村業務,這放以前是難以想象的一件事,導致銀行話語權越來越弱,壞賬率只會越來越高。我個人建議:只保留大型國有銀行、部分外資銀行、資產排名前10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各地區的龍頭農商行!城商行每個地區設限1-3家!所有小型銀行的資產都兼并,給當地農商行或者自己上頭母銀行,如各地的村鎮銀行…
服務行業,就要有服務行業的樣子,不要總覺著手里拿著錢,就高高在上。
保險公司,公積金中心,各種大型企業,各政府機構,個人客戶等無不在考核銀行,其實銀行就是一個服務行業,為了業務發展只能服侍好各行各業的大爺們,其實銀行本質上就是一個弱勢群體。
上海也一樣,一群高中沒畢業的中介對一群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的信貸員吆五喝六的,沒辦法,中介給他們提供客源,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客觀現狀無法改變…
前幾年車輛辦高速公路上ETC卡的時候,各大銀行也給基層員工分配指標,大熱天的,一些上歲數的銀行職員滿大街找停車場,見人開車就過來推銷,都不容易。
這是銀行的悲哀啊,中介現在除了拿中介費還跟銀行要傭金,給少了就不給業務,特別是房產中介,按揭貸款的業務基本都是中介帶來的。
- 不得不說,誰掌握資源,誰就有話語權。銀行可管不了中介,但中介可以推介客戶的貸款銀行。
以前是中介求著銀行早點放款,現在是銀行求著中介給點業務。這年頭,銀行營業網點員工的工作強度和競爭壓力近年來顯著加劇,基層員工不但承擔拉存款任務,現在還有信用卡、理財產品、保險等各種各樣的營銷指標,即使非營銷崗位也被要求參與產品推銷??冃ЧべY完全依賴業務量和營銷成果,未達標還可能扣減崗位工資。
中介給銀行開會,看上去是新生事物。其實,背后就是銀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倒逼服務在不斷升級。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能推動銀行進步提高辦事效率也是好事,就像支付寶,率先在手機支付,余額寶活期存款等方面崛起,讓銀行跟著進步。
不得不說,看來時代確實變了,誰掌控了流量,掌控了業務,誰就擁有一定的主動權。不過,可苦了銀行網點的基層員工,他們得壓力顯而易見。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