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宣漢縣大成鎮蜀宣花牛養殖場,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將分割好的牛肉打包發往全國各地。養殖戶劉欽國算了一筆賬:“去年把20頭牛交給養殖場托管,到年底牛出欄后,分得5萬元紅利?!?/p>
宣漢縣是全國商品?;乜h,牛生產總量居全省農區第一位,去年牛產業綜合產值突破80億元。近年來,宣漢縣立足資源稟賦,不僅讓“蜀宣花牛”等特色品牌聲名遠揚,更幫助成千上萬農戶過上了富足日子。
作為農業大縣,宣漢峰城玉米享譽省內外,該縣積極探索秸稈飼料化利用新途徑,引領撬動各類資本共同發展優質牧草產業,形成了綠色循環發展產業鏈。該縣瞄準當地資源優勢,鼓勵加快牛產業發展,每年投入1500萬元專項資金,整合涉農資金超13億元,建成了肉牛規?;B殖場228家,肉牛存欄量達15.7萬頭,肉牛出欄量達9.5萬頭。
在政策推動下,四川緣滿集團等龍頭企業落地生根,建成蜀宣花牛種牛場、育肥基地、農作物秸稈加工廠、有機肥加工廠等全產業鏈項目,帶動全縣秸稈飼料化利用率超90%,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0.25%。通過與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畜科院深度合作,宣漢縣建成牛人工授精站33個,良種覆蓋率達100%。
宣漢縣還通過改革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農民收入。“土地流轉有租金,務工有薪金,入股有股金,養殖賺現金,咱成了‘四金’農民?!瘪R灘村村民李滿元說。通過“牛寄養”“牛托管”等創新模式,龍頭企業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帶動養牛農戶平均年增收超1萬元。一條“政府搭臺、企業引領、農民參與”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堅實。
牛產業只是宣漢特色產業的一個典型代表。在海拔1200余米的龍泉土家族鄉厚樸種植基地,層層山坡上,碗口粗的厚樸樹挺拔而立。厚樸皮是中藥材里的“黃金”,一噸能賣2萬元。
宣漢縣素有“藥物之鄉”美譽,中藥材年綜合產值達18億元。如何讓深山里的藥材變成“致富良方”?宣漢縣的答案是:標準化種植、品牌化經營、全鏈條發展。
依托獨特的地質條件和立體氣候,宣漢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26萬畝,培育木香、黃連、厚樸等70余個品種。龍泉鄉6萬畝木香基地更是全國最大單體種植區,當地正在創建“中國木香之鄉”。
“過去賣原料,一噸賺幾百元;現在做深加工,利潤翻了幾番。”宣漢琦云藥業負責人算了一筆賬,琦云藥業擁有12個國藥準字號產品,中藥飲片年產量達400種。龍森藥業、百里峽等企業則聚焦初加工,年處理藥材超萬噸,帶動全縣藥材闖市場。
宣漢縣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由企業統一供種、指導、收購,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務工、分紅等多渠道增收。琦云藥業等企業吸納農戶就近務工,帶動農民變身藥材工人,提供穩定就業崗位5000個以上,季節性用工崗位2萬個以上,實現人均務工收入達1萬余元,切實帶動群眾增收。
通過大力發展“牛藥菌茶果”五大特色農產業,2024年,宣漢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40億元,其中五大產業產值超27億元,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沖介紹,根據規劃,全縣將加快建設秦巴山區中藥材資源保護區,打造“蜀宣花?!卑賰|元產業集群,建設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經濟日報記者 鐘華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