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20日晚間,以稀土業務為核心的中國盛和資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由于其供應鏈多元化,美國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以下簡稱“MP公司”)暫停向中國出口稀土精礦的決定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在聲明中,盛和資源表示,目前因加征關稅,MP公司暫時停止向中國出口稀土精礦。但公司已構建了多元化的稀土原料供應渠道,四川礦、獨居石以及其他國家進口礦可以作為替代供應。
一處稀土礦床和加工設施 MP Materials
此前17日,MP公司發聲明宣布,由于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征收125%的關稅作為對美國政府對中國商品征稅的報復,該公司已經停止向中國出口這一重要礦物。該公司稱,“在125%的關稅下,出售這些材料既不符合商業理性,也不符合國家利益”。
稀土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用于制造磁鐵,將電能轉化為電動汽車、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所需的動力。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作為美國唯一擁有稀土礦的公司,MP公司已經成為美國打造本土稀土產業鏈的最大希望。但該公司仍將大部分稀土精礦銷往中國——全球主要稀土加工和分離中心。
路透社稱,中國在稀土精煉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它也進口一些其他地方開采的精礦來供應其加工商,其中包括來自MP公司的大量進口。不過,數據顯示,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稀土原材料已連續兩年下降,2023年下降了13.7%,去年下降了16.9%。報道稱,多年來MP公司一直依賴中國合作伙伴提煉稀土。該公司大部分精礦已根據合同出售給其第四大股東——中國盛和資源公司進行處理。據《金融時報》報道,去年MP公司向盛和資源的銷售額約占其2.04億美元收入的80%。
MP公司表示,已經投資10億美元,試圖在美國本土重建完整的稀土供應鏈。目前正在加州的一家精煉廠加工一半產能,然后想辦法賣給其他買家。公司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利廷斯基在2月份曾對投資者表示:“美國現在有了MP公司這一領軍企業,可以為稀土磁體提供國內供應鏈解決方案。”
不過,該集團的永磁工廠現在面臨著另一個來自中國的重大挑戰。《金融時報》稱,到目前為止,美國對重稀土進行分離的能力還在開發中。MP公司能夠分離和加工輕稀土元素,但無法分離和加工同樣重要的重稀土元素,尤其是鏑和鋱。這兩種元素是制造高性能永磁體所必需的,而這些永磁體被用于F-35戰斗機、汽車、核磁共振成像儀以及其他電子產品。
MP公司分離重稀土的時間表尚不清楚。澳大利亞礦業集團萊納斯稀土公司在馬來西亞的重稀土分離工廠將于年中投產,該公司還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類似的工廠。然而,在中國境外建設重稀土加工和精煉的能力仍任重道遠。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重要礦產專家格拉塞林·巴斯卡蘭表示,澳大利亞萊納斯稀土公司是中國境外最大的稀土分離生產商,但仍將氧化物運往中國進行精煉。預計至少在2026年之前,澳大利亞的稀土精煉仍將依賴中國。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重稀土分離產地。巴斯卡蘭直言,“美國有兩個選擇——要么供應鏈中斷,要么談判。這將是痛苦的”。
延伸閱讀
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的管控可能給美國帶來“重大打擊”
隨著美中貿易摩擦升級,多家外媒和智庫開始把目光轉向了這場博弈的一個關鍵領域,稀土(rare earth)。
中國前不久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外媒分析認為,這一舉措可能給美國帶來“重大打擊”,并暴露出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有多高。
CNN報道截圖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是中國手中握有的一張有力王牌(a powerful card to play),是中國對美國擁有絕對優勢的一個領域。
和關稅不同,在稀土領域,特朗普幾無反擊空間。
稀土有多重要?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對重稀土的出口管控可能直接導致美國國防供應鏈中斷,進而撼動美國國防工業的根基。
中國對重稀土的出口管控可能直接導致美國國防供應鏈中斷
稀土何以成為中國的“王牌”?
稀土是17種化學元素的統稱,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電動車、醫療設備及軍事裝備等高科技領域。盡管稀土在自然界儲量豐富,但其提取難度高,因而稀有。
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體現在資源和技術上。
國際能源機構的數據稱,在2023年,中國的稀土資源產量占到了全世界的61%。更重要的是,中國掌握稀土分離核心技術,全球92%的精煉稀土都產自中國。
全球92%的精煉稀土都產自中國
CNN稱,數十年來,美國和其他國家都依賴中國供應這些加工后的稀土資源。
美國的依賴:從智能手機到F-35戰機
今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一份報告指出,2020至2023年間,美國70%的稀土化合物及金屬進口依賴中國。
更為關鍵的是,CSIS指出,美國目前無法分離重稀土,而重稀土正是國防工業的“命脈”。
從雷達到永磁材料,從F-35戰機、“戰斧”導彈到“捕食者”無人機,美國均依賴于重稀土。
CSIS報告直言,如果中國完全停止中重稀土元素的出口,那么美國“短期內是無力填平缺口的”。其國防工業將長期受制于人。
美國空軍2022年承認,中國武器裝備更新速度是美國的5至6倍,稀土限制可能進一步拉大這一差距。
除了對美國軍工國防的沖擊,中國的出口管制還將推升稀土的價格,導致從智能手機到電動車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美國的困境:供應鏈重建仍需數年
據外媒報道,目前美國擁有一座稀土礦,但其不具備分離重稀土的能力,稀土礦石需運往中國加工。
盡管特朗普政府已啟動國內稀土供應鏈重建計劃,但進展緩慢。
建立這樣的產能不僅需要很長時間和持續大量的投資,而且即便美國能建好這樣的產線,也根本不足夠實現稀土的自給自足。
美國國防部自2020年起投入4.39億美元建設稀土加工設施,但CSIS指出,這些設施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實現量產,且產能仍遠低于中國。
外媒分析,這也是為什么特朗普急于同烏克蘭簽訂礦產協定,同時覬覦著擁有世界第八大稀土儲量的格陵蘭。
但CSIS的報告也指出,這兩個地方資源的商業價值和開采難度,本身也存在大量疑問。
對于中國的這一手牌,密歇根大學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教授賈斯汀·沃爾弗斯評論稱,是“精準打擊,直擊美國工業的痛處”。
他認為:“中國此舉展現了其運用戰略手段施展驚人經濟實力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