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沙漠里會自己挖井的動物嗎?在美國西南部那片曬得冒煙的荒原上,每當旱季來臨,河床干裂得像龜殼,連最耐旱的仙人掌都蔫頭耷腦的時候,一群野驢卻撅著蹄子刨土刨得歡實。
這幫家伙可不是在鬧著玩兒呢,它們用蹄子能掘出快兩米深的坑,愣是把地下水給刨出來,澆濕了自個兒的嗓子不說,連帶著五十多種動物都跟著蹭水喝,真可謂“野驢打井,造福一方”。
2021年夏天,亞利桑那州的科研人員就拍到了黑熊撅著屁股在野驢刨的井邊噸噸噸灌水的畫面,旁邊還蹲著幾只撲棱翅膀的貓頭鷹排隊等著解渴。這哪兒是野驢啊,簡直是做好事不留名的“動物楷模”!
要說這事兒稀奇,咱可可西里的野驢也會打井找水,要知道野馬野驢祖上早就會這手絕活兒。
十九世紀俄國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在亞洲第一次記錄到野馬刨坑喝水時,當地牧民還以為是神仙顯靈,后來科學家一研究才發現,這些家伙的蹄子簡直就是自帶地質雷達。
2021年《科學》雜志上丹麥奧胡斯大學的團隊發了篇論文,說他們在亞利桑那和加州的沙漠里裝了上百個攝像頭,結果發現野驢刨的井最深的能掘到六英尺(約1.8米)。這些井的位置,十有八九都卡在季節性河床的彎道處,那地底下藏著淺層地下水脈,堪比水文勘測的工程師。
要說這幫四條腿的挖井隊為啥這么能耐,得從它們的生理構造說起。野馬和驢的蹄子前緣比家養馬更寬厚,刨土時跟小鏟子似的,一蹄子下去能鏟起兩斤沙子。
悉尼科技大學的解剖實驗發現,它們的腕關節比普通馬多出15度的活動范圍,這個微小的進化差異讓刨土動作更省力。
不過光會刨坑還不夠,最神的還是找水的本事,研究人員往它們鼻孔里塞過微型傳感器,發現野驢能聞到地下三米深處的水汽,這找水的嗅覺靈敏度比警犬還厲害。
有回科學家故意在干河床下面埋了輸水管,結果三公里外的野驢群愣是連夜奔過來開掘,第二天早上就把水管給刨露了。
這些動物打出來的井可不是小水洼。在莫哈韋沙漠的觀測點,一口野驢井能存住半噸水,夠二十頭騾鹿喝上三天。
2018年大旱那年,亞利桑那州部分區域的地表水都來自這些"動物井",把當地林業局給逗樂了,他們原計劃要花五百萬美元打應急水井,結果讓野驢們免費給承包了。
這些井還成了植物幼兒園,三角葉楊的種子順著水流到井邊,長出來的小樹苗比人工種植的還壯實,現在索諾蘭沙漠里不少柳樹都是從野馬井邊上發家的。
看著這些動物在沙漠里混得風生水起,科學家也有點蒙,按說野馬野驢都是歐洲人兩百年前帶過來的"外來戶",咋就比本地物種還會找水呢?
考古學家翻出更新世的化石記錄才恍然大悟:原來一萬多年前北美大陸本來就有會挖井的野馬,后來滅絕了,現在這些"外來戶"算是接過了老祖宗的衣缽。
這事兒讓環保部門的臉有點掛不住,畢竟他們前些年還在大規模捕殺野馬,覺得這些家伙破壞生態。現在倒好,GPS追蹤顯示,有野驢井的地方物種多樣性比周邊高64%,連瀕危的姬鸮都跑來安家了。
現在這些野驢野馬也被正名了,它們對當地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要說這些沙漠里的野驢野馬也有煩惱。加州有個野馬群去年刨出了溫泉眼,結果被觀光客圍著拍照,嚇得它們都不敢去喝水了。
亞利桑那州的林業局為了保護人工水井,居然用推土機填平了多處野驢井,氣得動物保護者舉著論文去抗議。
人類有時候真該跟這些四條腿的鄰居學學,人家在沙漠里混了兩百年,沒見搞什么破壞環境的事,卻照樣把水資源安排得明明白白,還解決了周圍動物的飲水難題,真是悶頭做好事,也得適當保護一下它們。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