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的婚戀市場,早已不是簡單的 “剩女” 或 “剩男” 話題,它仿佛演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 “女兒國”。前幾日,一條熱搜驚得我差點把手中的奶茶噴出來:深圳、南京、青島舉辦的相親會,男女比例竟高達 1:50!沒錯,你沒看錯,50 位小姐姐爭著搶著,只為能見上一個男人。更夸張的是廣州的某相親局,女生入場費飆升至 500 塊,男生不僅免費還贈送飲料,結果呢?現場來了 1000 個女生,共花費 50 萬,而男生卻寥寥無幾,關鍵還有一半中途溜了。這哪里是相親,分明就是小姐姐們自掏腰包舉辦的大型茶話會啊!不禁讓人想問:男人們,你們究竟去哪兒了?
從數據來看,全國單身男性比女性多出 3500 萬,可為何在相親場上,小姐姐們望眼欲穿,男人們卻集體 “隱身” 了呢?媒體甚至喊出:“中國男人覺醒了,集體逃離婚姻!”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似曾相識?就像作家村上春樹所說:“在人群中隱匿,比站在舞臺中央更需要勇氣。” 男人們,你們是真的 “覺醒” 了,還是被這畸形的婚戀市場嚇得噤若寒蟬?
不得不承認,現代社會對女性的 “寵愛” 可謂無微不至。隨意打開一個短視頻平臺,流量博主們都在高呼:“你就是女王,愛自己才是王道!” 從 520、七夕,到白色情人節、粉色情人節,甚至連 “立冬第一杯奶茶” 都能被包裝成 “愛自己的儀式感”。商家更是絞盡腦汁,向女性灌輸不買個包、不收個 1314 的轉賬,就不配被愛的觀念。長此以往,小姐姐們被捧得越來越高,漸漸覺得自己天生就該被人捧著。只要稍有姿色、學歷和穩定工作,就能被封為 “優質女”。比如,一個 25 歲的女孩,顏值 7 分,畢業于 211 院校,身高 1 米 65,月薪 8000,便能輕松貼上 “女神” 標簽。
反觀男性,處境卻大不相同。一個 28 歲的男生,五官端正,畢業于 985 高校,身高 1 米 80,月薪 1 萬,要是沒房沒車,對不起,連相親的門檻都夠不著。在河南有位做了多年媒人的王婆,她原本只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媒人,卻因一段吐槽相親市場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王婆在視頻里大倒苦水,講述著自己做媒過程中的種種無奈。以前做媒,只要雙方人品好、踏實肯干,促成婚事相對容易。可如今,她組織過一場相親活動,女生要求男方必須 “體制內 + 年薪 30 萬 + 市區兩套房”,結果報名表上男性欄空空如也。她無奈地說:“現在的男人,有錢的看不上相親,沒錢的根本不敢來。” 大城市的房價,猶如一座無形的大山,重重地壓在男人肩上。以深圳為例,一套 100 平的房子,均價 800 萬,首付 240 萬,一個普通男生不吃不喝攢 20 年才能湊齊。更不用說彩禮、婚禮、育兒等成本,隨便一項就能讓一個中產家庭不堪重負。小姐姐們不妨捫心自問:這樣的婚戀市場,男人敢來嗎?他們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實在結不起啊!
王婆的走紅,正是因為她道出了當下婚戀市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許多人在她的視頻下留言,分享自己在相親中的類似遭遇,使得她的視頻熱度不斷攀升,讓更多人關注到了婚戀市場的畸形現狀。
其實,如今剩男數量雖多,但大多是被挑剩下的。在當下的婚戀環境中,這些單身男性在顏值、經濟實力、情商等方面相對較弱。那些具備良好外在條件、經濟基礎雄厚且情商較高的優質男性,往往早早便結婚生娃了。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優秀的女性卻被剩下了。這些優秀女性,憑借自身努力獲得了高學歷、穩定且高薪的工作,在事業上風生水起。她們獨立自主,有著自己的追求和見解,對伴侶的要求也更為全面,不僅注重物質基礎,更看重精神層面的契合。然而,正是這種相對較高的擇偶標準,加上社交圈子的局限性,導致她們在婚戀市場中難以尋覓到合適的對象。
如果說資本將女性捧上云端,那么流量時代則是徹底撕裂男女關系的幕后推手。打開社交平臺,婚戀博主們可謂深諳 “雙殺” 套路。對女生灌的雞湯是:“不給彩禮的男人都是渣男,小姐姐們,彩禮低于 30 萬直接 pass!” 對男生的 “教誨” 卻是:“要彩禮的女人都是拜金女,寧愿單身也別當舔狗!” 就這短短幾句話,將男女之間的信任擊得粉碎。
我曾刷到一個視頻,某博主信誓旦旦地說:“男人不給 520 轉賬,就是不愛你!” 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男網友憤怒回懟:“520 還不夠?1314 行不行?要不干脆轉個 5200 萬得了!” 女網友也不甘示弱:“連 520 都不舍得,還談什么真愛?” 更可怕的是,資本趁此機會推出了虛擬戀人和 AI 伴侶。前幾天,我看到一則新聞,某款 AI 戀人 APP 月流水破億!用戶可以定制一個 “完美對象”,不僅會甜言蜜語,還能 24 小時在線,甚至能 “陪你過節”。我好奇體驗了一下,點開 “霸道總裁” 模式,AI 男友立刻發來語音:“寶貝,七夕我給你轉了 1314,喜歡嗎?” 這感覺,乍一看似乎比現實中的男人更貼心。但小姐姐們,醒醒吧!這些虛擬戀人,賺的可都是咱們實實在在的錢啊!資本一邊挑撥男女對立,一邊推出 “替代品”,最后賺得盆滿缽滿,只留下我們這些被消費主義綁架的孤獨靈魂。
小姐姐們,我們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婚姻,已然成為普通人難以觸及的 “奢侈品”。就拿 30 歲的程序員來說,月薪 2 萬,算得上優質男了吧?然而在上海相親三年,卻始終無果。原因何在?女方一開口就是 “市區內環兩套房 + 50 萬彩禮”,仔細一算:上海一套房首付 200 萬,彩禮 50 萬,婚禮 20 萬,婚后養娃一年 30 萬…… 如此算來,不吃不喝 30 年,才有底氣說出 “我愿意”!最后,只能徹底放棄,另謀出路。
女性的焦慮也絲毫不亞于男性。有位 32 歲事業有成,年薪 35 萬,長相酷似王祖賢的女士,她參加過不下 20 場相親會,每次都精心打扮,滿懷誠意,可結果呢?要么遇到 “普信男”,要么就是條件匹配的男士根本不現身。她私下跟我說:“我又不是非要找高富帥,可連個靠譜的正常男人都見不到!” 這就是當下婚戀市場的真實寫照:女人越等越焦慮,男人越看越消極,最后雙方都難以找到歸宿。
更令人揪心的是,盡管國家出臺了生育補貼、延長產假等政策,但這些真的能解決根本問題嗎?房價居高不下、彩禮有增無減、育兒成本持續攀升,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輕易踏入婚姻的圍城?我在網上查閱資料發現,2024 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跌破 650 萬對,創下歷史新低!650 萬對!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 “退出游戲”,寧愿單身,也不愿被婚姻束縛。
說了這么多,想必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小姐姐們,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婚戀市場這攤渾水,絕非你我單槍匹馬就能趟過去的。別被資本營造的 “女王” 濾鏡迷惑,也別被流量挑起的 “對撕” 帶偏方向。愛自己固然沒錯,但愛自己不是坐等別人來供奉;追求幸福也無可厚非,但幸福絕不是用房子、彩禮、520 轉賬來衡量的。給小姐姐們提個建議:適當放低期待,多一些真誠。你想要門當戶對沒問題,但別把 “優秀” 狹隘地定義為 “年薪百萬 + 三套房”。一個愿意與你攜手奮斗、一起吃路邊攤的男人,或許比那個只會嘴上轉賬 1314 的 “虛擬霸總” 更值得托付終身。
給男同胞們也說一句:別自暴自棄,也別妄自菲薄。婚姻不是戰場,彩禮更不是你的 “原罪”。只要秉持真心,總會遇到那個愿意與你共同打拼的人。
最后我想說,婚戀市場的亂象并非一日形成,自然也不會在短期內解決。但只要我們心中依然相信愛,愿意為愛付出努力,這個看似 “女兒國” 的婚戀市場,就不會永遠如此。小姐姐們,勇敢一些,學會愛自己,更要勇敢去愛那個值得你愛的人。畢竟,生活并非短視頻,幸福也絕非流量所能給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