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明 徐婧柯
“22筆借款為什么都是同一批?”翻看浦貴村農村資金互助會的賬簿,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因遠鎮紀委書記王譽瑾越看越覺得不對勁。他找來賬簿上的幾名借款人,逐一核對,發現不少賬上的簽字與借款人筆跡并不一致。
“咱們村資金互助會的張會長之前借過我的銀行卡,不知道干啥用。”挨個了解情況后,所有線索都指向張某。原來,張某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借用親屬名義或者騙取村民信息的方式,自辦自批,向資金互助會借了11萬元。最終,張某被追究相應責任。
一段時間以來,玉溪市紀檢監察機關深入開展村集體“三資”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一批貪污、侵占、挪用村集體“三資”問題被查辦。
“我們發現,在村集體資源、資產出租過程中,租金拖欠行為也非常普遍。”玉溪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高超介紹,玉溪市全面加強村集體租金催繳力度,針對一次性交付租金存在困難的企業,采取協商催繳、合理降租等方式,督促履行合同;對于存在故意拖欠的企業,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租金催繳。去年以來已追回75.7%的逾期借款,累計整改近84%不規范村集體經濟合同。
賬目清晰了,村民安心了。如今,玉溪市升級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對大額資金支付、記賬不及時等情況進行智能預警;全市183萬名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可以隨時隨地手機掃碼,查詢村集體“三資”的管理使用情況。“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努力讓廣大農民群眾對村集體的每一筆資金都明明白白、放心安心。”高超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2日 19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