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參考資料
撰文 | skin
審校|阿嫻???????????????????????????????????????????????????????????????????????
2018年在葡萄牙塞拉維斯博物館發生了十分戲劇性的一幕:一位60歲的參觀者掉進了一個名為《墮入地獄》(Descent Into Limbo)的展品中,而這個藝術品,其實就是一個漆黑的大坑。
這是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創作的藝術作品。這位雕塑家有過許多著名的作品,不過近年來,他創作出了一系列備受爭議的作品。
卡普爾的代表作是芝加哥市的《云門》|Wiki
2014年,卡普爾買下了一種顏色的“獨家藝術使用權”,這種顏色叫做“梵塔黑(Vantablack)”,是現在世界上最黑的黑色之一。有多黑呢?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左邊和右邊是一模一樣的雕像,但是把黑色顏料涂在右邊之后,右邊看起來就像是消失了。
可以看到梵塔黑居然讓一個雕像“消失”了。|Courtesy of Surrey NanoSystems.
梵塔黑的可見光反射率最高可以達到99.965%,可以說是完全不反光,“Vanta”其實就是垂直排列碳納米管陣列的縮寫,當光照過來時,反射的光線又會被碳納米管不斷偏轉反射回去,因此能夠極大地吸收可見光。
卡普爾使用這種黑色創作了不少藝術作品,比如各種漆黑色的雕塑(沒人看得出里面長什么樣)。而《墮入地獄》被設計為一個約2.5米深的大坑,被涂上梵塔黑色。雖然在博物館中,這幅作品已經設計了一些安全措施,包括標語和安全助手,但這位六旬男子可能在強烈的視覺沖擊下沒有忍住靠近,所幸他并沒有受傷。
這就是當時葡萄牙塞拉維斯博物館的展品。誰看得出來這有個坑啊!|參考資料2
有些博物館讓你“別靠得太近”,而有些博物館則希望你能靠近,甚至接觸藝術品。
從2017年起,當你走進美國底特律藝術博物館,就可以在前臺領取一部臨時手機,聯想 Phab 2 Pro(首款支持AR平臺 Tango 的智能手機),然后你就可以邊玩手機邊逛博物館了。
拿起手機,你就能看到眼前的木乃伊的內部結構。|Google Tango
當你走到木乃伊面前時,你舉起手機就能體驗到深處木乃伊石棺內部的場景,手機還提供導航,能讓你不至于在石棺中迷路。手機還會在你游覽結束后為你提供一些小測驗和游戲,來“考考你”的看展效果。
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給寺廟涂色的AR技術。當你看到埃及或許多其他地區的神廟遺跡時,往往看到的都是磚土色或者黑灰色,但它們其實并非如此,許多神廟原本不僅有著精細的浮雕,也有著鮮艷的色彩。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也還原了神廟表面的原始色彩。|metmuseum
如今,許多技術人員都已經開始為這些神廟上的浮雕重新“涂色”。他們會利用名為“可見光誘導發光”(VIL)成像的技術來尋找建筑物被風沙、洪水侵蝕之前的色彩,將其繪制在電腦軟件上。然后,你就可以舉起手機,從中看到這些古代石灰巖浮雕在AR場景下的原始色彩。
在技術的加持下,數千年前的文物也從質樸的形象煥發了新的生機。不過如今,就算你沒有手機,說不定也早已見過五彩繽紛的古建筑了!
西安城墻的燈光秀甚至能有“裸眼3D”的效果。|圖源水印
不知道你這幾年有沒有跟上旅游的風,去探訪我國的著名古城。我國的古城3D燈光技術就已經發展到令人震撼的程度了。
西安城墻東南城角在晚上會上映精彩的故事光影秀;洛陽隋唐洛陽城應天門遺址博物館的投影燈光秀已經成為了打卡景點;平遙古城燈光秀投影畫面的分辨率很高,視覺沖擊力也很強;天津鼓樓的燈光秀投影則成為了你了解天津這個城市的一張“明信片”。
我國的這些燈光秀、無人機表演等旅游項目演出已經讓古老的建筑煥發了新的光彩,甲亢哥(IShowSpeed)觀看了也驚呼OMG Crazy。
我國的激光投影技術為何如此厲害?上周三,小編就走進了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視聽技術盛會——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親自見證了數百家頂尖視聽科技品牌,體驗了視聽技術如何讓我們的生活、教育、文旅變得更加精彩。
這屆的北京InfoComm China主題是“數字未來 中國先行”,從中可以看到許許多多“黑科技”。就有上文中提到的,用于文旅行業,比如古建筑、博物館等領域的投影、VR、AR技術的展商。
其中還有很多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機會,小編就走進了沉浸式會議室體驗了一把沉浸式開會(?)還看到了精細投影技術、智能文物博物館展示……展會中展示了多種AI 與視聽技術深度融合創新技術,涵蓋智能會議、虛擬制作、超高清商顯、AR/VR、增強現實、全息互動、沉浸式光影、AIGC內容生成、智能音視頻集成等前沿領域。
現在流行的“古風”照片,甚至不用換裝,只需要在一個機器上拍攝一張臉的照片,就能直接為你自動生成數百種古風形象。這得益于AI和視聽技術的結合。如今,顯示屏、音響等設備都裝備了AI功能,“感知、自主決策、交互”的能力,推動行業從“硬件應用”向“智慧體驗”升級煥新。在北京InfoComm China現場,就有許多精彩的智慧文旅、智慧辦公、智慧廣電、智慧教育等場景。為我們的視聽生活打開了新思路。
還見到了許多聚焦AI和創新領域展商,像是巨量引擎、百度文心大模型及飛槳、上海釩敉等……在4期《萬物》雜志《探秘AI之眼》中,我們為你介紹了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原理和發展,而這也是北京InfoComm China AI技術應用展區的重點,小編也學習到了許多這個領域的創新和應用。
在北京InfoComm China,400家全球品牌攜帶近500件新品首發,超100件亞洲首秀的創新產品與技術亮相。事實上,技術離我們并不遙遠,在這場變革性的盛會上就能看到,各大展商正致力于用技術點亮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們所有人都能切身體驗到技術發展和無限創新。
參考資料:
[1]https://www.wmagazine.com/story/man-falls-into-anish-kapoor-black-hole-portugal-museum
[2]https://www.publico.pt/2018/08/14/culturaipsilon/noticia/visitante-cai-na-descida-para-o-limbo-de-anish-kapoor-1841028
[3]https://www.theverge.com/2017/1/9/14210956/google-tango-museum-ar-detroit
[4]https://www.urbanlight.cn/newsdetail/d5743f64-f26d-4f98-b8e4-641e554ca4ca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 想看到更多有趣的科技嗎?點個贊+紅心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